-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5《杜甫诗三首》导学案(无解答)(新版)新人教版
PAGE
PAGE 6
25、杜甫诗三首
【学习目标】
1、了解诗的内容,感悟作者的情感。
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学习重难点】
重点: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难点: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学习方法】反复诵读,品味感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2分钟、导学10分钟、自读15分钟、独学及展示13分钟
模块一:预习反馈
一、走近作者、作品
杜甫(七一二-七七零),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开元(公元713—741年)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的年号。从太宗李世民贞观初年到开元末年,经过一百多年的积累,唐朝出现了全面繁荣的景象,历史上叫做“开元盛世”。
《望岳》就写于这个时期。此时诗人年方24岁,正过着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
安史之乱(公元755—763年)是唐朝一次地方割据视力对中央集权的反叛。因叛乱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所以史称“安史之乱”。这是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在战争中人民遭受了空前的浩劫,经济受到很大的破坏,出现了千里萧条、人烟断绝的惨景。叛军攻下唐都长安的第二年三月,诗人劫后余生写下了《春望》。此时的诗人人到中年,战乱使得他穷愁潦倒,与家人聚少离多。
《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前期,此时郭子仪等的六十万大军被史思明打得全军涣散,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
这时的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途中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
二、字词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岱宗( ) 决眦( ) 花溅泪( ) 抵万金( )
搔更短( ) 浑欲( ) 不胜簪( ) 逾墙( )
邺城戍( )( ) 老妪( ) 泣幽咽( )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造化钟神秀( ) 会当凌绝顶 ( ) 阴阳割昏晓 ( )
荡胸生曾云( ) 国破山河在( ) 家书抵万金( )
烽火连三月( ) 白头搔更短( ) 老翁逾墙走( )( )
三男邺城戍( ) 死者长已矣( ) 泣幽咽( )
老妪( ) 得备晨炊( ) 前致词( )
登前途( ) 新战死( ) 有孙母未去( )
第二课时
环节预设:独学20分钟、交流及展示20分钟
模块二:合作探究
(一)《望岳》
1、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1)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提示:从观察事物的位置的远近上琢磨)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提示:结合时代背景思考)
(二)《春望》
1、诗歌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这些形象各有什么特点,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3、(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联一般有两种解释:①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流泪,闻鸟而惊心;②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
(2)《春望》与《望岳》相比较,在内容上有哪些不同?诗歌风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转变的原因是什么?(提示:结合时代背景思考)
第三课时
环节预设:自读5分钟、独学及交流25分钟、展示10分钟
(三)《石壕吏》
1、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弄清故事情节,并概括各部分内容。
2、诗中有几个人物形象?他们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年级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8.doc
- 八年级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冀教版.doc
- 八年级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牛津译林版.doc
- 八年级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牛津译林版4.doc
- 八年级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牛津译林版6.doc
- 八年级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牛津译林版8.doc
- 八年级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解答) 人教新目标版.doc
- 八年级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解答) 人教新目标版1.doc
- 八年级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解答) 人教新目标版10.doc
- 八年级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解答) 人教新目标版12.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名著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学案1(无解答)(新版)苏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名著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学案2(无解答)(新版)苏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敕勒歌 静默草原》练习 北师大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6《三峡》导学案(无解答)(新版)新人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7《短文两篇》导学案(无解答)(新版)新人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7《答谢中书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6《三峡》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7《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8《观潮》导学案(无解答)(新版)新人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9《湖心亭看雪》导学案(无解答)(新版)新人教版.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