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胡安国春秋传理欲观的研究
胡安国春秋传理欲观的研究
[摘 要]胡安国对《春秋》的讲解和发挥有一个鲜明的特色――以天理与人欲的矛盾来解说《春秋》中的是非善恶冲突。他把《春秋》纳入理学的体系,立三纲以存天理,同时把“攘夷”提升到伸张天理的高度来认识,让人们在遵循封建礼仪道德的基础上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胡安国《春秋传》中的理欲观丰富和发展了理学思想,为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道德作了理论辩护。
[关键词]胡安国;春秋传;理欲观
[中图分类号]B244[文献标志码]A
一、问题的提出
胡安国(1074―1138)所生活的时代,宋王朝正处于内忧外患之窘境。现实社会中金人入侵、民族矛盾突出,阶级矛盾尖锐,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以忠孝为基本信条的纲常名教受到威胁,儒家的伦理道德受到了严峻挑战。他亲眼目睹了北方国土的沦丧,不满于宋王朝屈膝于金人、一味地妥协投降,以致宋朝失去半壁河山的现实,认为这种失去正常统治秩序的政权是很难“一朝居”的,而纲常名教是封建国家存在的前提和伦理基础。因此,面对民族危机,政治上,胡安国反对求和而主张积极应战金人;文化上,胡安国倡导人们坚守父子君臣大义,捍卫三纲伦理。
宋明时期,理、欲关系问题是儒学家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之一,理欲之辨成为宋明理学价值观的中心课题,理学家们在理欲关系上持天理独尊的观点,认为人欲应受到批判和抑制。作为湖湘学派的初创人物,胡安国是当时有名的儒臣,行止以道义为则,在理欲关系问题上与张载、二程如出一辙,存理灭欲是其治学中一贯的基调。胡安国认为“理”是作为人类社会的道德准则存在的,大至君臣关系、夷狄关系,小至嫡庶关系、人伦关系等,都要遵循“理”的规则来行事。胡安国把《春秋》中所表达的是与非、善与恶等种种冲突,都归结为天理与人欲的矛盾。胡安国在阐发《春秋》诸大义时,总是离不开“存天理灭人欲”这一典型的理学范畴,理学化的倾向非常明显。他把《春秋》中的所褒所扬都说成是天理之所在,而把《春秋》的所贬所抑都说成是应当抑绝的人欲。胡安国倾毕生精力完成的巨著《春秋传》,借经论道、映射现实,不仅是一部完整的政治教科书,而且是一部伦理义理书。
胡安国从天理与人欲的高度,主张凡是违背天理、违背纲常伦理道德的人或事,都要加以讥贬,如讥“王不称天”、讥“有年大有年”、讥“结党”、恶“盟会”等。这种阐发凸显了天理与人欲的对立与冲突。胡安国说:“古者列国各有史官掌记时事,《春秋》,鲁史尔,仲尼就加笔削,乃史外传心之要典也。……是故假鲁史以寓王法,拨乱世反之正,叙先后之伦而典自此可??,秩上下之分而礼自此可庸。有?哉弑匕?而善,自此可劝;有罪者必贬,而恶自此可惩。其志存乎经世,其功配于抑洪水、膺戎狄、放龙蛇、驱虎豹,其大要则皆天子之事也。故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知孔子者谓此书之作遏人欲于横流,存天理于既灭,为后世虑至深远也。”[1](P5)胡安国所著《春秋传》30卷把天理与人欲的关系发挥得淋漓尽致,凸显了二者的对立。
二、立三纲以存天理
纲常名教观念为封建阶级统治和等级秩序的神圣性与合理性辩护,成为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基本理论,为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所维护和提倡。它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道德原则和观念被写进封建家族的族谱中,起着规范、禁锢人们思想行为的作用,是天理在封建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若“君有听于臣,父有听于子,夫有听于妇”,则世衰道微,暴行交作。胡安国揭示天理的本质就是三纲五常人伦,存理灭欲是人之为人且作为价值主体而存在的根本标志。提倡和维护封建纲常名教是天理胜人欲的思想保证,所以成为儒者最关心的事情,也是理学家最关心的事情,作为宋儒,胡安国当然也不例外。胡安国在宋代理学兴盛的大背景下提倡人伦纲常,其主张也就深深地打上了理学的印记。
1.夫妇人伦
胡安国将夫妇之伦置于三纲之首,视为人伦之大本,认为“事无大于此者也”[1](P165)。男女之配、大婚之礼极为重要,因为“男而贤也,得淑女以为配,则自家刑国,可以移风俗;女而贤也,得君子以为归,则承宗庙,奉祭祀,能化天下以妇道,岂曰小补之哉”(《春秋传#8226;成公九年》卷二十)。他如此重视夫妇人伦的原因是:有了夫妇才会有下一代,下一代与上一代构成父子关系;而父子关系是君臣关系的基础。所谓“有夫妇然后才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夫妇,人伦之大本也”[1](P25)。在夫妇之伦中,男女有别,无别就会出乱,他极力强调“夫为妻纲”,提出的“明齐”、“明顺”就是强调夫妇之间的主从关系。“妇人无外事,送迎不出门,见兄弟不?u阈,在家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1](P60),对妇女宁死守节的所谓“妇道”大加称赞。孟子讲舍生取义,《诗经》讲贞正专一,《?b梁传》认为以贞为行为者则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