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金城知食份子饮食书写探讨-从知觉与心觉切入.PDFVIP

林金城知食份子饮食书写探讨-从知觉与心觉切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林金城知食份子饮食书写探讨-从知觉与心觉切入

林金城《知食份子》飲食書寫探討-從知覺與 心覺切入 成功大學中文系 王慧詩 摘要 林金城是馬來西亞著名的飲食書寫作家,他所撰寫的《知食份子》每一 篇文章是一種飲食形態的表現。由於他非常注重味道書寫,而這種現象可說 是貫穿全書,他以修辭方式將食物與情感作連結,將各種傳統典故與記憶符 碼,在象徵式的手法運用中呈現出來。在文本中可發現作者大量使用摹寫修 辭手法帶領人們走入各種歷史回顧的場景,通過他個人的心覺經驗以拋磚引 玉的方式引領人們關注食物本質上的「味道」,並以味覺作為記憶的召喚。 筆者在文本中整理出有關摹寫修辭的句子,發現此修辭集中在對食材做法、 食物及地景的描寫,並有知覺及心覺之區分。因此本文將以此現象為討論重 點,是以理解作者的描寫技巧何以體現對「知食份子此角色扮演的意涵。 關鍵字:知食份子、摹寫、知覺、心覺 214    壹、前言 有一學者曾說「飲食成為一種追憶符碼,記憶因味蕾,將生命中某些時刻/ 1 片段建構起來。」 近年來飲食文學更是盛起一股風潮,中港台掀起飲食文 學之風。而馬華飲食文學尚在剛起步階段,在許通元的〈馬華飲食散文的自 2 我身份建構與美食記憶書寫〉 對馬華飲食文學發展有簡單的介紹,在此就 不贅述。而馬華作家林金城所撰寫的 《知食份子》,近年來有兩篇論文探究。 3 4 林金城的《知食份子》 特點主要著重在於對歷史文化的召喚,風土民情的 展現或飲食地圖描繪,內容中不見政治語言、情慾或性別議題的影子。他每 一篇食物的描寫與生命的情感緊密連結,字裡行間透露出他記憶背後的情感 表述。他所強調食物的味道,是從實質之味轉化成抽象之味,他認為味道是 種感覺,所以《知食份子》裡所描寫的各種食物,都帶著一種情懷,每一篇 食物,由每一則故事的情感而昇華。他所介紹的食物,並非僅是的對食物來 源的追溯或說明食物的做法,而是對味道的執著,而這一份執著來自於他對 歷史文化情感的重視。他說: 無論文學中的飲食內容,還是報刊雜誌上的美食介紹,我必會仔 細地從一大堆妙筆生花的華麗辭藻及文學格調中,去過濾與味覺 無關的描寫,細心尋找文字對於味覺的形容的滲透性與表現張力。 除了甜酸苦辣咸淡澀之外,到底還能做如何深刻之書寫。 (頁62) 由於他非常注重味道書寫,而這種現象可說是貫穿全書,他以不同的修辭方 式將味道與情感作連結,將各種傳統典故與記憶符碼,在象徵式的手法運用 中呈現出來。飲食書寫可以涉獵多種面向,如一道食物就可以包含各種訊息: 經濟、歷史情景、風俗文化、食材做法、味道回憶等5 。故此篇主要針對林 金城的飲食書寫,探討他在文字的描述中使用了哪些修辭技巧以牽起自己或 他人的記憶,呈現出作者想要突顯的飲食形態,希望藉由此研究可讓馬華飲 食文化可以有更多面向的探究。                                                         1 胡家瑜:〈賽夏儀食物與 Tatinii 記憶:從文化意象和感官經驗的關連談起〉,收入黃應貴 《物與物質文化》(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4 年),頁 217。 2 許通元:〈馬華飲食散文的自我身份建構與美食記憶書寫〉《南方學院學報》第七期,2011 年,頁 41-54。 3 張依萍:〈Eatellectual 的文化記憶,從舌頭說起——評介《知食份子〉、張秀萍《馬華作家 林金城的飲食文學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 年)。 4 林金城:《知食份子》(雪蘭莪:大將出版社,2006 年 10 月)。本文所引用此書的文句, 將直接標註頁碼,不再另作註腳。 5 李淑郁《臺灣當代飲食散文研究》中提到的飲食型有:歷史文化、地理環境、味覺記憶、 食材作法、流行趨勢等。林淑郁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