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沧海桑田——石油地故事连载之一
沧海桑田——石油的故事连载之一-工程论文
沧海桑田——石油的故事连载之一
王志明
大地,是石油的母亲。在分娩以前,它受尽了烈火和高压的煎熬。伴随着沧海桑田,此起彼伏,石油也分分合合,聚聚散散,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从一个构造跑到另一个构造,让人们冥思苦想,演绎出许多美丽的传说。
沧海桑田看变迁
《山海经·北山经》:“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漹,东流注于河。”这就是精卫填海的故事。它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发现了海陆变迁的现象,只是由于当时没有科学的理论来解释,所以人们就将此赋予了浓厚的神话色彩。
古人很早就提出了地壳并非静止不变的说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易》一书对此的记载,殷商周文王姬昌《周易上经·谦十五回》彖辞:“地道变盈而流谦”。书中记录了地表的起伏形状与海陆变迁,高山可以被夷为平地,平地也可以崛起成为高山;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也可以提升为陆地。
大部分生成石油的生物都是生活在海洋或者大型湖泊里的,这些生物被深深的埋在地下,再经过一定的压力和温度共同作用,经过漫长的岁月就能够孕育出富有生命的石油。
古今中外,起初石油都是在陆地上发现的,对于海上石油的开发开采也只是近几十年才兴起的。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海陆变迁,那么现在的石油都应该是埋藏在水下的。
古代的书籍中也曾记载海上油气苗的出现,清人叶廷春著《上海县志》记载:“明武宗正德七年冬十一月冬至,海上有火如列炬,西抵北蔡,且闻金革声……”记录了当时东南沿海居民曾发现东海中有天然气燃烧的现象。现在,在浅海和深海的海底都发现了大量的油气田,其中也有许多油气苗的显示。位于南海的莺歌海盆地就是因为发现了油气苗,才开始大规模开发开采的。
“沧海桑田”这个成语,是我国古代表达海陆变迁地质思想的术语。许多前人都对海陆变迁做出过一些合理的解释。
历史名人话沧桑
葛洪
晋朝葛洪在《神仙传》里描写了一个故事,讲述了自己对沧海桑田的认识。
“麻姑谓王方平曰:‘自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浅于往昔略半也,岂将复为陵陆乎?’方平笑曰:‘东海行复扬尘。’”大意是一个叫麻姑的百姓来到了海上的蓬莱仙山,见到了仙人王方平。麻姑对王方平说:“自从受到您的款待以来,我已经多次见到东海变为千里沃野,如今我看到蓬莱仙山附近的海水比以往的一半还要浅,难道它又要再次变为陆地?”王方平笑着回答:“东海早晚有一天会变为陆地的。”
颜真卿
唐朝著名大书法家颜真卿也有过沧海桑田的记载。其撰《抚州南城县麻姑仙坛记》云:“南城县有麻姑山,上有古坛……东北有石崇观,高山中犹有螺蚌壳,或以为桑田所变。”显然,到了唐朝的时候,人们对海陆变迁的认识又前进了一步。颜真卿在引入了上述葛洪描写的神话故事的同时,发现海相螺蚌壳出现在高山上的岩石中,佐证了大海可以变成陆地,平原可以变成高山,这就使人们对海陆变迁的认识具有了科学性。
白居易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中也表达过沧海桑田的感受。《浪淘沙》:“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五边。朝来暮去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而《浪淘沙》中所述:“—泊沙来一泊去,一重沙灭一重生。相搅相淘无歇日,会教山海一时平。”
自居易所提出的构想是现在科学十分经典的—种现象:海边的岩石经过海水的长期冲刷,不断的崩塌,接着又变成更小的石块,慢慢的变成圆形的细小沙粒。实际上,这种沙粒形成的油气藏非常好。因为大小基本一致的圆形沙粒,即使受到很大的压力,也还会有相当可观的空隙存在。这些孔隙,就会成为石油栖身的场所。
虽然他所作出的解释还很不全面,但是他指出的海浪对陆地泥沙的不断冲刷并搬运到海中沉积,确实是使海淤填而成陆地的一种地质作用。这说明他对沧海桑田的过程,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地形的变化在地下会形成各种各样的构造,这些构造在一定的组合条件下就能够用来存储油气,形成油气藏。其中典型的就是背斜油气藏,像一个倒扣过来的碗,把石油全都盖在碗的里面。
沈括
熙宁七年,也就是公元1074年,被任命为河北西路察访使的北宋科学家沈括远去赴任。他沿着太行山一直向北走,心中想着如何能够在任上保境安民。不经意间的一次抬头,让他发现在两边的山崖上,经常有螺蚌壳和形状像鸟卵的石子,像条带一样横着镶嵌在石壁上。具有地质家敏锐洞察力的沈括立即对此进行了缜密的观察和深入的研究,他发现,这些竟然都是来自海边的东西。
后来,沈括明确地指出华北平原形成的原因。他认为,太行山东麓就是古代的海岸线,而它以东的广大平原地区,过去都曾是广阔无边的大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石家庄市晋州市晋州镇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docx VIP
- 国际经济学课件-汇率决定理论.pptx VIP
- 专题01运动学中的图像问题(共15种图像类型)讲义-2025版高考物理图像专题.pdf VIP
- 建筑抗浮工程设计等级划分标准.docx VIP
- 2024《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研究—以合S公馆项目为例》14000字.doc VIP
- 纸船与风筝课件.pptx VIP
- 骨折石膏外固定技术.ppt VIP
- 高级营养学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中国农业大学.docx VIP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文.pdf VIP
- 2025新能源风电项目110KV 升压站隐蔽工程质量验收表.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