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什么提升民族的素质.doc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靠什么提升民族的素质

靠什么提升民族的素质   “为民族准备明天素质,为学生终生幸福奠基!”这早已成为教育界颇为响亮的一个口号。   然而,究竟靠什么、如何才能真正高效地将“口号”落实到“位”?   有人说,靠知识能力;   有人说,靠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人说,靠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   山东省高密市康成小学郝其福校长认为,养成教育才是提升民族素质和为学生终生幸福的基石。   2006年3月20日,记者乘坐“接受养成教育,培养绅士淑女风范”的康成小学班车,又一次来到康成小学采访,恰巧碰到高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万丽等领导来到康成小学调研。   在高密市康成小学,每天早晨上课前,孩子们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忙着应付老师检查作业,而是各人脱下自己的鞋袜,互相检查一下谁的袜子脏,谁的脚有味;解开领子、袖口,比比谁的脖子干净,谁的胳膊卫生,各项指标优秀者老师当场奖励一颗小红星。   站在“给我一个孩子,还你一个人才”的标语墙下,目睹着康成小学养成教育的点点滴滴,记者问郝校长这样一个问题:“‘个人素质一小步,集体素质一大步,民族素质进大步。’这是谁都明白的一个道理。可是当前在学生个人素质问题上,绝大多数家长最关注的是孩子的科学文化素质,眼睛里盯的是分数。那么康成小学自建校伊始,持之以恒地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学生习惯的培养上,家长和教师能理解吗?”   郝校长感慨万千,他说:学校建校之初就把养成教育作为了办学的着力点,当初确确实实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校和家长忽视了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为了对孩子的一生负责,康成小学大胆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体系,把实施“养成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贯穿在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的每一个环节,把习惯养成工作的考评以50%的比重纳入教师年度工作考核。   家长说,我们送孩子来是学文化的,你学校一天到晚抓习惯,教孩子怎么讲文明、讲卫生,到时候考不着分,俺可就把孩子转走。教师们说,考试主要考知识点,又不考怎么叠被子、怎么走路,到时候统考成绩差了,学校就要垮台,老师就没有地位,现在我们净做些出力不讨好的事情,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培养习惯的小事上,你习惯再好,到时候考不上学,一切还不是零,家长能买咱的账?这也太不分轻重主次了。   对此,郝校长送给家长和教师们两句话,两个小故事。   他说,看了下面这些材料后,谁有意见当面和我深度会谈。   ◆两句话:   ――你是要文化课分数,还是要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才?   ――今天的学校就是明天的社会。你想明天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今天你就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两个小故事:   故事一:北京某外资企业招工,报酬丰厚,要求严格。一些高学历的年轻人过五关斩六将,几乎就要如愿以偿了。最后一关是总经理面试。总经理说:“我有点急事,你们等我10分钟。”总经理走后,踌躇满志的年轻人们围住了老板的大办公桌,你翻看文件,我看来信,没一人闲着。10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宣布说:“面试已经结束,很遗憾,你们都没有被录取。”年轻人大惊大惑:“面试还没开始呢!”总经理说:“我不在期间你们的表现,就是面试。本公司不能录取随便翻阅领导文件的人。”年轻人全傻了。因为从小到大,没有人告诉他们这一常识,更谈不上习惯养成。   故事二:一个年轻人去报考外企,主考官认为他知识上有些欠缺,告诉他另谋出路。这个年轻人临走一按椅子时,被椅子上露出的钉子扎破了手。他并没有说什么不好听的话,而是顺手用主考官桌上的镇尺把钉子敲回去,然后礼貌地走了。走不多远,主考官派人把他找回来说你被录取了。录取的原因是他有好习惯,有“眼力见儿”。   看了郝校长推荐的材料,表面上没有人嘀咕了,可还有个别人心里嘀咕:“郝校长犯傻了,好钢不用在刀刃上,抓习惯培养耗费的精力最多,可其效果也不知猴年马月才能显示出来,学校搞养成教育耗费的心血谁能领情?不如搞点短平快的项目露露脸。”   对此,郝校长淡然一笑,他在全体教师大会上承诺:“功到自然成,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每一桩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大家尽管扎扎实实地做,只要把这看似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做好了,我们的心血就会得到回报,不信,试试看!”   经过近七年的探索和实践,如今,家长服了,老师服了。通过习惯的培养,学生们的成绩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在生源一般的情况下,各年级的教学成绩在全市一直遥遥领先,甚至超过了一些生源一流的名牌老校。   我随机采访了几位家长,家长已经深刻认识到了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一位家长说:“养成教育不但不影响学习,而且还能促进学习。为了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学校两次邀请《我要读书》的作者高玉宝老先生来校为孩子们做报告,这一做法确实激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