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部金圣叹批的《水浒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找一部金圣叹批的《水浒传》”   毛泽东读《水浒传》,喜欢金圣叹批评本,也时不时地谈到金批的得失功过。   明末清初的文学评论家金圣叹,是评点派小说批评的代表。生活于腐败黑暗的明朝末年,又郁郁不得志的社会下层知识分子金圣叹,把满腔热忱都投入到批评所谓《史记》、《庄子》、《离骚》、《杜诗》、《水浒传》、《西厢记》这“六才子书”上来,实际上他只完成了对《西厢记》和《水浒传》的评点。而在封建士子和广大读者中造成巨大影响的无疑是评点《水浒传》,这也奠定了他在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金圣叹“颖敏绝世”,“手眼独出”,“下笔机辩澜翻” “一时学者爱读圣叹书,几于家置一编”(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其批评文字“透发心花,穷搜诡谲”(清?毛庆臻《一亭考古杂记》),“亦爽快,亦敏妙,钟惺、李卓吾之徒望尘莫及”(徐珂《清稗类钞》)。这些前人的评价也许有夸大其词之处,却并非无中生有之谈。   现今读者,特别是对小说批评有兴趣的读者,说到读《水浒传》,多数人仍愿意读文字洗炼、思想深透的金批本,毛泽东于此尤甚。   喜欢《水浒传》“关于造反的故事”   毛泽东自少年时代起就爱读《水浒传》,他读的是金批本《水浒传》。因为清末到民初社会上流传的《水浒传》几乎全是金批本。   像许多读书的少年那样,私塾时代的毛泽东不爱正课爱业余,不喜“经书”喜“杂书”。所谓经书,即“四书五经”;所谓杂书,即传奇小说。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保安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谈话,回忆自己少年时代在私塾读书情况时说:   我读过经书,可是并不喜欢经书。我爱看的是中国古代的传奇小说,特别是其中关于造反的故事。我读过《岳传》、《水浒传》、《隋唐演义》、《三国演义》和《西游记》等。那是在我还很年轻的时候瞒着老师读的。老师憎恨这些禁书,并把它们说成是邪书。我经常在学校里读这些书,老师走过来的时候就用一本经书把它们盖住。大多数同学也都是这样做的。(《毛泽东一九三六年同斯诺的谈话》,人民出版社1979年12月第1版,第9页)   这里说的“关于造反的故事”,当然首推《水浒传》。其他几种书,像《岳传》、《隋唐演义》、《西游记》、《三国演义》等,虽然偶而涉及到“造反”的描写,但主要不是写“造反”。而在七十回、百回和百二十回三种版本的《水浒传》中,后两种写“造反”也写“招安”,只有七十回金批本主体是“关于造反的故事”。据毛泽东本人的回忆证实:他少年读的《水浒传》就是金批本。   据介绍,毛泽东在韶山冲读私塾时,读过的是《绘图评注本水浒传》。据此推测,他读的只能是七十回金本。因为自从金圣叹评点的《水浒传》问世之后,风行了三百年,坊间所刻都是“金本”,世人几乎不知道还有百回本、百二十回本。少年毛泽东读的《水浒传》正是风行的“评注本”,也就是金批本。只是到了20世纪20年代以后,胡适、鲁迅、郑振铎等人考证了《水浒传》的版本流源,才陆续出版了《水浒》全传。   “评注本”加上“关于造反的故事”,因此可以判断:少年毛泽东读到的《水浒传》是金本。   销售《新标点水浒》一百部   早年,毛泽东曾经销售过金批本《水浒传》。那是1920年他在湖南长沙创办文化书社时候发生的事情。   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已由“五四”前的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转到了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7月初,毛泽东从上海回到长沙。这时的湖南,还没有受到系统的新文化熏陶,封建思想仍然根深蒂固。面对这种现实,毛泽东把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看作是当务之急。还在北京时,他就思考着如何在湖南掀起一个新文化运动的高潮。回到湖南后,毛泽东根据湖南文化界的现状,决定创办一个以推销新书报、介绍新思想为主要任务的新式书社。   7月31日,毛泽东在湖南《大公报》发表了他撰写的《发起文化书社》一文。报纸在这篇文章前面加了以下按语:“省城教育界新闻界同志,近日发起文化书社,为传播新出版物之总机关,实为现在新文化运动中不可省之一事。”文章还说:“我们认定,没有新文化由于没有新思想,没有新思想由于没有新研究,没有新研究由于没有新材料。湖南人现在脑子饥荒实在过于肚子饥荒,青年人尤其嗷嗷待哺。文化书社愿以最迅速、最简便的方法,介绍中外各种最新书报杂志,以充青年及全湖南人新研究的材料。也许因此而有新思想、新文化的产生,那真是我们馨香祷祝、希望不尽的!”(《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7月第1版,第537、542页)   毛泽东担任书社“特别交涉员”。9月9日,文化书社正式营业。开业以后,毛泽东几次就文化书社的经营情况,向出钱的股东和书社工作人员汇报。   从他历次的介绍来看,书社经营的畅销之作,除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刊物《新青年》、《新潮》以外,就是关于苏俄和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在文学方面,他特意推荐了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