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秋瑾地办报活动及办报思想
秋瑾的办报活动及办报思想-新闻学
秋瑾的办报活动及办报思想
【摘要】秋瑾是我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的女革命家、女英雄、出色的宣传家。她所创办的两份刊物在当时社会中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注重对妇女进行知识普及和教育,积极宣传妇女解放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把报刊看成“左右舆论”之地;采取多种多样的文学体裁、通俗的语言以适应不同读者的需求。她的这些办报思想对妇女解放运动、民族解放运动以及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关键词 秋瑾 办报活动 办报思想
一、秋瑾生平简介
秋瑾(1877—1907),原名闺瑾,字璿卿,笔名竞雄、鉴湖女侠,出生于浙江绍兴小官僚地主家庭。秋瑾七岁便开始读书,十一岁时就能写出清丽的诗作,十四岁开始学习骑马击剑。尽管秋瑾出身名门,却仍身受着封建礼教的束缚,被迫嫁给湘乡一纨绔子弟。1904 年,身受封建家庭的压迫、怀有一腔爱国热血的秋瑾离家自费到日本留学,先后加入共爱会、十人会、三和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团体,从事革命活动。1906 年回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蠡城学社、接任大通学堂督办,并从事办报活动,她所创办的两份报纸在当时都引起了强烈反响,并成为妇女解放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舆论阵地。1907 年,她与徐锡麟等人组织光复军,拟于7 月6 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7 月15 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为民主革命事业献身的革命妇女,被称为“中国的罗兰夫人”。孙中山曾亲书“巾帼英雄”四字以赞女杰,宋庆龄称赞秋瑾是“最崇高的革命烈士之一”。
二、秋瑾的办报活动
秋瑾的办报活动是从1904 年开始的。在1904 年到1907 年这三年中,她先后创办了两份报纸——《白话》和《中国女报》,并是这两份报纸的主要撰稿人。
1、《白话》
1904 年9 月24 日,秋瑾以自己组织的革命社团演说练习会的名义创办了她的第一份报纸——《白话》,并自任主编,先后出版了六期。《白话》内容分为:论说、教育、历史、地理、理科、时评、谈丛、歌谣、戏曲等。秋瑾先后发表了《演说的好处》(第一期)、《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第二期)、《敬告我同胞》(第三、四期)等文章。《演说的好处》一文,称赞了演说的五大好处:(一)“随便什么地方,都可随时演说”;(二)“不要钱听的人必多”;(三)“人人都能听得懂,虽是不识字的妇女、小孩子,都可听”;(四)“只须三寸不烂的舌头,又不要兴师动众,捐什么钱”;(五)“天下的事情,都可以晓得”。①秋瑾认为,演说可以开化人的知识、感动人的心思。秋瑾撰写并发表这篇文章是为鼓励在日的留学生积极投身民主革命的道路,保卫国家。《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控诉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摧残,批判了男尊女卑等传统观念,主张妇女要有志气,要学习文化。《敬告我同胞》则是以日本重视军人的社会风气作为对比,批判了封建的旧中国轻视兵勇,视当兵为贱业的错误观念,这些在当时都具有进步意义。此外,《白话》还初步宣传了反清革命的思想,和当时的保皇派报纸《新民丛报》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一时间,《白话》成为当时国内外较有影响的报纸之一。
2、《中国女报》
《中国女报》是秋瑾创办的第二份报纸。1906 年春,秋瑾回到上海。1906 年初冬,秋瑾借用所创立的蠡城学社社址,典当了首饰并靠徐自华、徐双韵两姐妹的捐助,与陈伯平一起筹备创办《中国女报》。1907 年1 月14 日,《中国女报》创刊号问世,为月刊。内容分为:社说、演坛、译编、传记、小说、文苑、新闻、调查等,“以开通风气,提倡女学,聊感情,结团结,并为他日创设中国妇人协会之基础为宗旨”。②在秋瑾亲自撰写的《中国女报发刊辞》中,秋瑾把这个刊物比喻为指引中国妇女前进的“一盏神灯”,创办的目的是为“中国之黑暗”、“中国女界之黑暗”、“女界前途之危险”而“奔走呼号于我同胞诸姊妹”,“使我女界生机活泼,精神奋飞,绝尘而奔,以速进大光明世界”。
秋瑾还为《中国女报》撰写了大量的杂文、诗词、歌赋、译文,如《敬告姊妹们》、《勉女权歌》、《看护学教程》(译编)、《感愤》、《感时》、《精卫石》。陈伯平、徐双韵、吕碧城、钝夫、燕斌、陈志群、黄公、挽澜女士(陈伯平之妹)等人也是《中国女报》的主要撰稿人。他们的政论和文学作品都是以宣传妇女解放,唤醒全国女同胞与男子共同拯救祖国危亡为主旨,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色彩。
《中国女报》的出版是继《女子世界》以后,在国内出版的又一份有强烈影响的革命妇女报纸。但是,它的寿命很短,只出版了两期,就因资金不足以及秋瑾的就义而被迫中止。
三、秋瑾的办报思想
纵观秋瑾所创办的这两份刊物,尽管其寿命都不长,但它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