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析全球汽车芯片市场未来趋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各行各业都迎来了变革期。以汽车为例:特斯拉在全球引爆了电动汽车潮流,科技公司纷纷跨界进军汽车行业,传统车企也加速电气化进程。
实际上,在汽车芯片领域也是如此。未来汽车将向安全、互联、智能、节能的方向发展,高级汽车驾驶辅助系统(ADAS)、自动驾驶、车联网(V2X)、新能源汽车等新产品和新功能层出不穷,算法芯片、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新型MEMS传感器等技术飞速发展。此背景下,全球芯片企业整合并购动作频繁,半导体产业重心向中国转移。同时,汽车芯片的发展也有了新方向。
半导体并购整合之风盛行
智能汽车的兴起使车用芯片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有实力的消费芯片厂商也争先进入汽车芯片市场。近年来,全球芯片市场整合并购之风盛行。
其中,以飞思卡尔、恩智浦与高通的连环并购事件最为代表。
飞思卡尔最初属于摩托罗拉半导体部,2004年独立出来,其业务主要面向汽车行业,产品应用于ADAS、IoT、汽车电子等领域。2015年3月,恩智浦宣布以1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飞思卡尔。2015年12月,恩智浦完成对飞思卡尔的收购,一跃成为全球车载芯片系统老大。2016年10月,高通宣布以47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恩智浦,这是半导体行业内规模最大的一笔交易。通过收购恩智浦,高通在汽车芯片领域获得领先地位,得以在自动驾驶汽车、电动汽车等新兴高科产业中提前布局。
除此之外,2016年5月,四维图新39亿元收购杰发科技;2016年11月,西门子以45亿美元收购Mentor Graphics;2016年11月,Canyon Bridge拟以13亿美元收购莱迪思半导体等
并购整合成为近年来汽车电子芯片领域的大趋势。一方面,随着半导体行业日益成熟,其发展速度放缓,但竞争日趋激烈,因此并购整合成为其必然趋势之一。另一方面,随着汽车电子化及数字化程度加深,汽车成为极受欢迎的产业,越来越多汽车厂商聚焦于节能与绿色能源,追求更高的安全性与更佳的整体驾驶体验,各种汽车应用对于更高性能半导体元件的需求越来越多,从而间接加速了汽车芯片领域的并购事件。
半导体产业重心向中国转移
随着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的逐渐成熟,全球半导体产业重心正逐步向中国转移。
中国政府为发展半导体产业可谓下了血本。根据《纽约时报》近日报道,上至中央,下至省一级镇府在投资和补贴上花费了数十亿美元。此外,为引入芯片工厂和研究设施中国政府将投资大约1000亿美元。利好政策与福利加速各国半导体厂商在中国建厂计划。
今年1月,紫光集团宣布将投资3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56.38亿元)在南京建设中国最大半导体产业基地。2月,美国芯片制造商GlobalFoundries宣布投资100亿美元(约合700亿元人民币)在中国成都建设半导体工厂。此外,英特尔和富士康、台积电、联华电子等公司也将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
合资是一种形式,早在2014年,大唐公司与恩智浦公司就合资成立大唐恩智浦公司。目前,其产品包括车灯调节器芯片、门驱动芯片和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芯片。值得一提的是,门驱动芯片是中国汽车电子前装市场的第一颗国产芯片,也是中国首个符合AEC-Q100行业标准的产品。
当然,授权也是一种重要的方式。例如:AMD把技术授权给了一家位于成都的合资企业,IBM则把芯片技术授权给位于苏州的合作伙伴。
同时,本土企业在车用芯片领域也做出了一些成绩。
可以看出,我国半导体公司在汽车电子半导体设计、CMOS图像传感器、代工制造等方面都有建设。虽然我国在车用芯片领域虽然积累了一定的技术,但是在汽车芯片研发上依旧缺少核心竞争力。汽车对芯片的可靠性要求很高,车载芯片的工作温度必须满足-40℃至85℃,还要能经受住冷热冲击、电磁兼容、抗干扰等压力。这对汽车芯片供应商形成了一定的技术门槛,造车核心汽车电子控制芯片基本依靠进口的现象。
不过,随着全球半导体产业重心转移,中国半导体产业链将日益完善,车用芯片技术将会有新突破,期待更多的优秀企业在中国诞生!
汽车芯片从MCU向SoC发展
此外,汽车芯片控制单元设计的发展趋势也有了新方向。
传统汽车内部系统控制所用的电子控制单元(ECU)主要以微控制器(MCU)作为基础。一台汽车里面一般有50个以上的ECU,而ECU里面又有多重PCB和多重MCU、电源、类比等半装置。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等新型系统十分复杂,需要不同的系统设计,MCU已满足不了需求。SoC可将不同功能的 IC整合在一起,不仅缩小了体积与IC 间的距离,而且提升了芯片的计算速度。为此,全球半导体公司正集体发力系统单芯片(SoC)。
SoC为基础的ECU设计与MCU为基础的设计大不同。SoC并非标准装置,得先选用适当的IP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我和红领巾的故事”分享汇 课件.ppt VIP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doc VIP
- 农村土地永久转让协议书(简单版).pdf VIP
- egi-128通道电极数字和电极名称对应关系.docx VIP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pdf VIP
- there-be-句型讲解与练习.ppt VIP
- 清洁生产教材.ppt VIP
- 【一诊】绵阳市高三2022级(2025届)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政治试卷(含标准答案).docx
- 【一种新型软体仿生机器人的结构设计8200字】.docx VIP
- 《民航安全检查(安检技能实操)》课件——第五章 服务、礼仪基本知识.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