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注入支付手与市场反应.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资产注入支付手与市场反应

PAGE PAGE 1 资产注入:支付手段与市场反应 曾 颖 (深圳证券交易所博士后工作站,广东深圳,518028) 摘要:本文以股改后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资产注入事件为样本,运用市场模型检验不同支付手段资产注入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在控制注入资产的规模、注入前上市公司流通市值的大小、注入前机构投资者持有公司股票的比例等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市场对采用股权作为支付手段的资产注入反应强烈;投资者对资产注入方案已经具备较强的辨别能力。本文据此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资产注入;支付手段;市场反应 作者简介:曾颖,博士,深圳证券交易所博士后工作站研究员。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Using the sample of listed firms’ asset injections by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after the Non-tradable Share Issue Refor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rket reaction for different types of asset injections. It is documented that the asset injections which choose shares as payment method get strong market reaction. Besides, the scale of injected asset, the tradable market capitalization before asset injection and the institutional share-holding ratio before asset injection also have strong impacts on the market reaction. The investors have the potential to discriminate different types of asset injections. Policy implications are issued accordingly. Key Words: Asset Injection; Methods of Payment; Market Reaction 引言 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一次重大制度性变革,它创造性地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股权分置难题,为我国股票市场规范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股改及与之并行的多项制度改革已经使我国上市公司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其中,因所持股份能够在二级市场上流通,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利益从主要来自控制权收益转变为可在控制权收益和卖出股票获利之间权衡选择。部分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开始积极支持上市公司“做强”,以实现其所持股份的价值最大化。于是,我们观察到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产注入在股改后日益增多,并成为市场追捧的重要“题材”。本文以股改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产注入作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我国投资者对不同支付手段资产注入的市场反应,以期对投资者制定合理的投资决策提供帮助,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资产注入提供借鉴,同时为证券监管部门有效监管资产注入行为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持。 文献回顾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Event Study)来研究资产注入的市场反应。事件研究法通过分析某一事件发生前后证券市场价格的变化,检验是否存在超常收益(Abnormal Return),以判断该事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事件研究法的最早文献是Dolley(1933)。Ball Brown(1968)对盈利效应的研究,Fama、Fisher、Jensen和Roll(1969)对股票拆细效应的研究,Scholes(1972)对上市效应的研究等是事件研究法的早期典范。此后,学者们对事件研究的基本方法提出了改进,以使模型更能适用于实际事件,该研究方法便广泛地运用于金融研究的各个领域。MacKinlay(1997)和Binder(1998)等详细地回顾了事件研究法的进展和运用。 在我国证券市场的有关研究中,事件研究法同样是运用得最为广泛的研究方法之一。比如,陈信元和张田余(1999)以1997年有重组行为的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在(- 10,20)日时间窗口下股价的超额收益率,结果发现股权转让、资产剥离和资产置换类公司的股价在公告前呈上升趋势,随后逐渐下降,有的甚至降到比重组前还要低的水平。高见、陈歆玮(2000)以1997、1998年发生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资产重组公告日之前很短一段时间样本公司股票普遍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