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復堂選集(清)姚璺撰.doc

  1. 1、本文档共1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復堂選集(清)姚璺撰中復堂選集(清)姚璺撰中復堂選集(清)姚璺撰中復堂選集(清)姚璺撰中復堂選集(清)姚璺撰

? 書籍簡介     本書(二冊二六二面一五七、二○○字)不分卷,姚璺撰。作者里居、亭略及在臺業績,已見第七種「東槎紀略」篇及第四九種「東溟奏稿」篇。本書係就其所箸「中復堂全集」選輯而成,均關係臺灣事。計選自「東溟文集」十篇及「外集」二篇、「東溟文後集」五十二篇及「外集」五篇、「識小錄」五篇暨「後湘二集」及「續集」詩五十二首。內「東溟文集」各篇均於道光初年及其後在臺灣知府方傳燧幕中所成(內有四篇重見「東槎紀略」),「東溟文後集」各篇全屬二十年前後在臺灣道任內之作。詩雖有前一時期作品,但以後一時期所詠為多。書末,而以作者之傳(吳嘉賓撰)、墓志銘(徐子苓撰)、墓表(徐宗亮撰)作為「附錄一」,「年譜」(子濬昌撰)作為「附錄二」。 ? ? ? 弁言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藏有姚瑩石甫著「中復堂全集」,分裝四函,凡二十八冊;是他的兒子濬昌在清同治丁卯(六年,一八六七年)所重刊的。卷首列有「總目」,計(一)東溟文集六卷、外集四卷,(二)東溟文後集十四卷、外集二卷,(三)後湘詩集九卷,(四)後湘二集五卷,(五)後湘續集七卷,(六)東溟奏稿四卷,(七)識小錄八卷,(八)東槎紀略五卷,(九)寸陰叢錄四卷,(十)康輶紀行十六卷,(十一)姚氏先德傳六卷,(十二)中復堂遺稿五卷,(十三)中復堂遺稿續編三卷,(十四)附錄:傳、墓志銘、墓表、年譜;可以說是「洋洋大觀」。其中東溟奏稿四卷已經刊行,列為臺灣文獻叢刊第四九種;又東槎紀略五卷亦已出版,列為臺灣文獻叢刊第七種。除此兩稿以外,凡與臺灣有關者,經曹永和先生詳為錄出,彙為一冊,並仍以方東樹序置於卷首,而以著者之傳、墓志銘、墓表及年譜作為附錄;定名為中復堂選集,列為臺灣文獻叢刊第八三種。此書出版,則姚氏有關臺灣的著作,可告結束矣。(周憲文) ? ? ? 方序     文章如面,萬有不同。而要有同乎?古今者所以為文之心而已。不能同其心,而強同其面,則入於偽。偽不可久居,雖有見於今,必不足傳於後。是故為文者,必有仁義之質、道德之積;如不得已而後有言。然後其言有物,其言信乃久傳。而方其學之始,又必深求古人之心。研說之久,然後古人之精神面目與我相覿,而我之精神面目亦自以見於天下後世。樹少與石甫學文時,持論如此。石甫平居慕賈誼、王文成之為人,故其學體用兼備,不為空談。其文一自抒所得,不苟求形貌之似。其齒少於余,而其才識與學之勝余,相去之遠,中間恆若可容數十百人者。既成進士後,嘗游粵數年,歸則出示以其所為文數大束。余讀之,駭服。既為題論而去。   嘉慶二十四年,余客粵。是時,石甫仕於閩之漳州,為平和縣令。往來之人,皆傳其政事之美異,而不及其文。久之,石甫自閩中以其集來寄,且命為之序。急讀之,則視向所見,益充實不可涯際。觀其義理之刱獲,如雲霾過而耀星辰也;其論議之豪宕,若快馬逸而脫銜羈也;其辨證之浩博,如眺溟海而睹濤瀾也;至其鋪陳治術,曉暢民俗,洞極人情白黑,如衡之陳、鑑之設,幽室昏夜而懸燭照也;而其明秀英偉之氣,又實能使其心胸、面目、聲音、笑貌、精神、意氣、家世、交游與夫仁孝愷悌之效於施行者,畢見於簡端,使人讀其文,如立石甫於前而與之俯仰抵掌也。嗟夫!石甫之得於古以見於今者如是,其傳於後世宜何如也!   石甫固願學陽明,而其出宰之縣適即為陽明所開。其民俗根株獷悍難治,又與陽明當日所征八排洞猺無異。石甫之治此地,禽獮獸薙,剔抉爬梳,化誘若雨露、震讋若風雷;申嚴之法,誥誡之文,朗暢愷切,恢闊明白,又若無一不與陽明氣象相似者。吾不知天特遺此盤根錯節以別利器乎?抑故遣石甫居此,行其學、顯其才以蹈陽明之跡,俾天下後世知其志願之不虛乎?石甫曩為書達諸公,論治劇之理。及石甫為縣,一一行之如其言。嗟乎!石甫之學既見於治矣,石甫之治既見於文矣,石甫之治與文既見於當世而又將揭以示後世矣;然而人之知其文者或寡,知其文之所以效於治與夫其治與文之氣象之何似益寡矣。知不知亦何足損益?余獨恥讀人之文而不能識其真,使作者之心不著於天下,亦古今斯道文章之大憾也。故亟為著之,使讀石甫之文者有以考其跡焉。   道光元年秋八月,同邑方東樹。 ? ? ? 重刊後序     先府君自訂詩文雜著凡十種,計九十卷,道光庚戌(三十年)曾刻於金陵。濬昌不肖,不能善守,燬於癸丑(咸豐三年)之兵。今來安福,治事簡少,乃得從容整理,校閱再周,因得稍窺平生涯涘。嗚呼!可慟也。   當嘉、道之際,軍旅數興,因之水旱偏災,海內重困,國用匱乏。天子宵旰憂勤,未有至計。府君甫弱冠,慨然有任天下之志。故人聚處,劇飲大醉,往往縱論歡呼,至於痛哭,或發攄為文章,雖未有設施,識者已知為天下材也。及舉進士,不謁先達貴人,既得第,數遭坎壈,志節益勵。上書當時大臣,愛國憂世之懷,溢於言表。識者又已知素抱忠懇而出處之義審也。   初,府君以縣令至閩,屢更劇邑,政聲震一時。師董文恪

文档评论(0)

文档终结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