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庄子反异化思想剖析
庄子反异化思想剖析
庄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反异化思想的哲学家。人类的异化现象最早是由庄子而不是由同时代的别的哲人发现,这种机缘绝不是偶然的。这是由旧中国时期的社会特征和庄子独特的社会视角所形成的合力使然的。
庄子独特的内审视角
中国历史上一向少有特立独行的哲学家,但至少应该把庄子算作一位。他在人类文明发轫之初就广泛而深刻地论述了人类的异化现象,并高举“绝圣弃知”的大旗,成为第一位反异化的思想斗士,这应该说是世界思想史上的奇迹!①
值得深思的是,人的异化现象最早是由庄子发现,主要原因是由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和庄子独特的社会视角所致。
战国是一个天崩地坼、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国历史在这里面临着转型的重大抉择。“‘美好’的旧社会彻底瓦解,残酷的新社会已经来临。”②诸侯擅权,皇室式微,政治上的一统局面不复存在,旧的价值观土崩瓦解,社会变成一个千面怪兽:一方面是物质文明突飞猛进,另一方面是纯朴的道德风尚沦丧殆尽;一方面是隐忧重重,另一方面却又希望闪烁……
面对这个千面怪兽,哲人们被迫作出自己的选择和应答。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秉孔学而推行仁政,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则倡节俭而奉行兼爱。法家提出严刑峻法,以权术与强力匡扶社会,贵生派则以完全避世的方式来营造个人的安乐窝。凡此种种,他的眼光要么紧盯上层统治者,希望以“帝王师”的影响力拯救社会;要么局限自身一人,但求苟活一生。而广大的民众,只是以一个“类”的概念存在于哲人们眼睛的余光里,对于他们作为生命个体的痛苦,他们生存的困顿,这些哲人都无暇顾及了。所以,孟子等人失去了发现异化现象的机会。
庄子则不然。庄子是一位来自中下层的哲学家。他一生穷困,虽然也做过漆园吏这样的小官,但不久就失去官位了,最后弄到织履为生,贷粮度日的地步。如此困窘的生活,使他体察到人生的困惑。“齐生死,等贫富”的观点,其实只是他思索人生困顿过程中的愤嫉之言。同时,穷困的庄子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下层人民,使他自觉不自觉地站到了统治阶级的对立面上。这与孟子等人是迥异其趣的,正因为处在这一立场上,庄子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首先,与统治者合作的道路已显然行不通。因为他落拓不羁,崇尚自由,藐视权贵,轻名薄利。据说统治者曾“以厚币迎之”,他却弃而不顾,③这从《庄子》一书中“舐痔得车”、“曳尾涂中”等寓言可以得到印证。
其次,布道救世也不是他的选择,因为庄子太敏锐了,他一眼就洞穿了孔孟仁义之道的虚伪性和非现实性,认为仁义是“撄人之心”的罪魁祸首。(见《庄子?在宥》)
再次,过于清醒的庄子更无法遁入宗教的灵光,用自欺欺人的方式来麻痹自己,他把战国时期严重的冲突性看得极为清楚:在政治上是连绵不断的兼并战争及由此产生的杀戮掠夺,《庄子》中《蛮触之争》的寓言可以说是最深刻的揭露了。在世俗生活中是充斥社会的贪婪、狡诈、自私、虚伪(《齐物论》中有精彩的论述),在意识形态上是百家争鸣、相互攻击。如此严重的纷争冲突,庄子怎么能置之不顾呢?
这样,进不能投身政治洪流,退不能自我欺骗,庄子被迫走上一条迥异于其他哲人的探索道路――对人的内在生活的审视。④所谓对内在生活的审视,就是关注内在人格,以人格的自我完善来对抗这个纷争不断的世界,无论是《逍遥游》、《养生主》,抑或是《齐物论》、《德充符》,《庄子》内篇中无处不显示出庄子内审心灵的思想光辉。庄子内审,却没有真正找到完善人格的良方妙法,相反,倒发现了人性的极端扭曲,这可能是出乎庄子意料的。
与同期的其他哲人相比,庄子的深刻性表现在他是第一个把人生困顿纳入理性思考的哲学家。在他独特的内审视野中,发现人不仅仅是作为“类的概念”存在于世,即不仅仅作为社会的“民”、家庭的“子”而存在,而是首先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而存在。人的存在是自由自在、无羁无绊的,这一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逍遥游》、《养生主》中。虽然庄子的心灵内审只限于所谓的神人、圣人、至人,但毕竟是中国哲人对生命个体进行理性探索的最初尝试,尝试结果为:除了理想中的至人、圣人,人们不但未能逍遥自由,反而正陷入不可预测的困顿中,这为庄子发现异化问题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思考角度!
人道新解
随着作为生命个体的人的发现,随着人生困顿的被揭示,庄子以“道”作为参照标准,来探求人的本然状态。“道”是庄子哲学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命题,同时也是内容最为驳杂的一个命题。庄子有时用“道”表示宇宙的根源,有时则用它指代人生的最高境界;有时“道”就是某种思维方式、方法,有时则是真理的代名词。⑤更多的时候,庄子把道界定为万物固有的秩序、规则,或者说是事物成其为事物的本质所在。天有其道故为天,马有其道故为马,人有其道故为人。
庄子是一位关注自然、体悟至深的哲学家。他从对自然的参悟中获得对宇宙人生的看法。他对人之“道”的把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