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扭力梁安装支座强度剖析
扭力梁安装支座强度剖析
摘要:采用CAE分析方法,可以帮助工程设计人员对汽车零部件进行强度分析,从而对设计进行前期工程优化与改进。针对某车型扭力梁安装支座开裂问题,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Altair Hyperworks软件,给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最终,将其最大应力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解决了工程实际问题,缩短了开发周期,节约了成本。
关键词:扭力梁安装支座;强度分析;汽车
中图分类号:U463.3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550(2011)02-0019-04
Strength Analysis of Torsion Beam Bracket
FANG Chi, WANG Yan, HOU Lu
(Dongfeng Automobile Co., Ltd. Commercial Product RD Institute, Wuhan 430057,China)
Abstract: Useing CAE analysis method, engineers can easily make strength analysis about automotive components, and make related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 and improvemen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will give some solutions on the torsion beam bracket. Finally,a good stress result will be achieved. It is solved practical engineering problems, shortened the development cycle and saved the cost.
Key words: torsion beam bracket;strength analysis;vehicle
汽车结构强度是保证汽车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的重要指标,因此汽车结构强度分析也是 CAE技术在汽车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方面之一。通过强度分析可以得到结构应力、位移分布情况,通过这些分布情况可以判断结构在工作载荷作用下是否安全、可靠,结构的哪些部位会产生应力集中,哪些部位强度不够,以便对结构进行改进设计。本文将从 CAE 仿真应用角度结合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给出解决扭力梁安装支座强度失效问题的方案。
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在非独立后悬架系列中,目前没有发现比扭力梁式后悬架性能更优秀的悬架[1]。雪铁龙、大众和日本的不少轿车的后悬架采用这种结构,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某车型中也是采用此结构。该车型在整车耐久性试验过程中,扭力梁安装支座处的车身出现开裂现象,针对此问题,设计师新设计了三种结构的扭力梁安装支座,希望通过有限元分析,选取最优方案,并能解决问题。
以扭力梁安装支座为分析对象时,为反映扭力梁安装支座与车身连接具有一定的柔性,避免应力集中,同时考察扭力梁安装支座附近的车身在极限工况下是否会出现强度失效问题,需将扭力梁安装支座和其附近的车身作为一整体来分析。
扭力梁安装支座和其附近车身三维CAD模型,采用HYPERMESH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方案1(冲压件)、方案2(冲压件)和车身采用壳单元进行网格划分,方案3(铸件)采用体单元划分网格,零件之间使用RBE2连接,有限元模型如图1所示。
2 材料属性
车身纵梁材料为H260YD+ZF,纵梁第四舷外支架材料为DC54D+ZF,后轮罩材料 为DC03,扭力梁安装支座方案1、方案2及方案3材料分别为SAPH440和QT400-15[2]。材料属性见表1。
3 强度分析工况和约束条件
悬架系统承受路面冲击载荷的大小与车辆行驶加速度、路面状况和载重量等因素有关[3]。本文主要分析三种极限工况下扭力梁安装支座及其附近车身的强度。计算工况的确定:主要考察扭力梁安装支座及其附近车身在汽车上跳3 g、转向1 g和加速0.5 g时能否承受的工作载荷,相关的量值已通过多体动力学软件计算得出,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得出,上跳3 g和加速0.5 g时,扭力梁左右安装点的载荷大小相等,所以只需从扭力梁左右安装支座中选取一个进行校核即可,本文选取扭力梁右安装支座;但在转向1 g时,扭力梁左右安装点的载荷不一样,所以扭力梁左右安装支座都需校核。将其反作用力作为输入,施加到扭力梁安装点处,车身前后两端完全约束(见图2)。
4 分析结果
系统模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