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交响合唱东海情怀主题特征分析-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第21卷 第2期 浙 江 传 媒 学 院 学 报 Vol21 No2
2014年4月 JournalofZhejiangUniversityofMediaandCommunications April 2014
交响合唱 《东海情怀》主题特征分析
李其峰
摘 要:交响合唱 《东海情怀》创作于2012年,这部作品既是对毛泽东同志1942年 《在延安文艺座
谈会上的讲话》70周年的献礼,也是对浙江省 “十二五”规划中力求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礼赞。作品以
东海为题材,运用交响化的音乐语言,表达了作曲家对东海的崇敬热爱之情。文章将运用 “特征分析法”,
探究作者如何将引子中的各种材料因素演变、组合并贯穿运用到整部作品的创作中。
关键词:翁持更;《东海情怀》;主题特征;动机
作者简介:李其峰,男,艺术学博士。(南京艺术学院 音乐学院,江苏 南京,210003)
- - -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14
2012年5月 12日,在浙江省舟山市新区大剧院上演了大型原创音乐会组曲——— 《东海之歌》。这
部作品汇集浙江省内外著名词、曲作家,深入到舟山等沿海地区体验采风,历时一年多的构思和创作,
终于和观众见面并获得成功和广泛赞誉。此前,艺术家们为钱塘江、大运河谱写了华丽的乐章。但是,
以海洋为主题的交响音乐创作在浙江还是首次。作为这部作品的作曲家之一———翁持更以他多年的创
作经验和深厚的艺术功底,浓墨重彩,饱含深情地为组曲 《东海之歌》谱写了终曲乐章———交响合唱
《东海情怀》。该乐章恢弘的气势以及如海浪波涛汹涌般的画面不仅反映了新时代中一位艺术家对祖国
繁荣富强、社会和谐进步而激动不已的情怀,更反映了浙江人民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 “敢为人先、敢
闯天下”的 “浙江精神”。
一、作曲家翁持更
翁持更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 (国家一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主席、浙
江省第二批宣传文化系统 “五个一批”人才。也许是因为他爽朗幽默的性格和平易近人的态度,熟知
他的人都喜欢称他为 “阿更”,亲切而又不失尊重。久而久之,“阿更”便成了业内统一的称呼,甚至
作曲家本人也以此为笔名发表作品。
1960年,翁持更出生于福建莆田,自幼便对音乐情有独钟,最早从二胡开始接触音乐。1980年从
福建省艺术学校毕业后进入福建省歌舞团工作,担任乐队小提琴和中提琴演奏员。歌舞团的工作经历
为他今后的学习和创作积累了丰富的音响经验,但是,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作曲的爱好促使他产生了
想要进一步学习的想法。1983年他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师从著名作曲家陈钢、刘福安和叶
纯之,经过5年的严格训练,翁持更掌握了扎实的专业基础并创作了多部作品。学生时代时,由于受
20世纪先锋派技法风格和观念的影响,在他的作品中呈现的多是那种激进的、现代的、反传统因素以
及对现代作曲技法娴熟的运用。然而,在那个年代,人们对现代音乐持保守态度,翁持更创作的作品
很难传播普及。
大学毕业后,翁持更进入浙江音像出版社成为一名音乐制作人;两年后,调入浙江歌舞总团 (现
为浙江歌舞剧院)任专职作曲,并先后担任了创作部主任、副院长等职;2008年开始,任浙江省音乐
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并于2010年当选为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主席。此时他的创作更加贴近生活,
也更加成熟。在此期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舞台剧音乐,如舞剧 《四令》 (1991)、《白蛇传》 (1993)、
第2期 李其峰:交响合唱 《东海情怀》主题特征分析 113
歌舞剧 《马头娘》(1994)、新编越剧 《寒情》(1996)、越剧 《孔乙己》(1998)等等。这些作品贴近
群众,广受好评,在各类赛事中屡获殊荣。其中,《孔乙己》获中宣部 “五个一”工程奖;音乐剧 《蓝
眼睛、黑眼睛》获文化部 “文华新剧目奖”;越剧音乐 《藏书人家》获 “文华音乐创作奖”;新编越剧
《梁祝》、《孔乙己》先后获中国戏剧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