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生态建筑论文:国际学生“生态建筑”合作设计教学》-毕业论文.docVIP

《国际生态建筑论文:国际学生“生态建筑”合作设计教学》-毕业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 国际生态建筑论文:国际学生“生态建筑”合作设计教学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际二笋生‘生态建筑”合作设计小组的活动,对生态建筑设计教育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教学过程中应该奇生意的问题。 关键词 : 生态建筑 ; 建筑教育 ; 国际合作 一、背景情况 国际学生“生态建筑”合作设计小组的前身是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莱柯)的学生课程设计。1999年,该学校开设了生态建筑课程设计,并设立了一个奖项。2000年,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建筑学院和法国拉维莱特建筑学院加人了该课程设计。2002年,应米兰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和拉维莱特建筑学院的邀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和韩国汉阳大学建筑学院也加人了这个项目,使之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建筑合作设计小组。 国际学生“生态建筑”合作设计小组的对象是4国5校的四五年级的学生,每年在亚洲或者欧洲选定一个地段和设计题目,以生态建筑为主题进行1个学期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结束时举办评奖和展览。在为期6个月的设计过程中,4国5校的师生有2次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每年的3月份一起参观考察地段,举行学术交流研讨;9月份一起评奖和举办展览。评委会由各个学校的教师组成。通过这样的活动,各国各校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在生态建筑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探讨对于生态建筑的不同理解以及各自在生态建筑方面所作的实验和努力。这个活动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参观国外建筑,了解外国文化的机会。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并由此引发出建筑设计构思的源泉。敏感的环境条件为建筑设计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快速涨落的潮汐要求场地布置要非常合理,同时要考虑建筑基础结构的保护措施;强烈的海风使得风力发电成为可能;变幻的阳光和风景要求建筑的朝向和开窗应该具有创造性;海边珍贵的植被成为保护生态和创造绿化景观的重要因素。学生们从这些因素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通过学习和研究,了解技术解决的可能性,并选择适宜各自方案特点的技术,构思出各自的建筑方案。 二、2002年方案 2002年竞赛的题目是“天海之间的住宅”,地段位于法国西北部索姆省乌尔代勒的海边。地段的条件非常复杂,潮汐、季风、海边生态环境要求苛刻的植被、变幻的阳光以及奇异的风景构成了这个地段的强烈的性格特征。设计要求也很独特:为一群希望逃离城市喧嚣的艺术家设计10户住宅,在考虑建筑生态特征的同时也要顾及使用者特殊的性格和要求。在参观地段的时候大家都被该地段的独特性所吸引,同时也感到了这项挑战的艰巨性。经过6个月的设计,2002年9月在意大利的莱柯,5个学校的学生交出了各自的答卷。 2002年评委会特别邀请了英国著名建筑评论家尼古拉·格拉姆肖爵士作为评委会主席。获奖方案参加了当年在威尼斯举行的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名为“NEXT”的建筑展。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学生陈帆等的方案被评为优秀奖。2002年的设计要求重点在于如何将复杂的自然环境条件融合到建筑设计中去, 三、2003年方案 2003年竞赛的题目是“高层生态综合建筑”,地段选址在中国北京,用地位于中关村东区的核心位置,北临北四环路,与中科院图书馆遥遥相对。该地区用地性质为高科技信息产业办公区,设计要求的建筑功能+分复杂,综合了商业、娱乐、餐饮、服务、展示、办公、旅馆和公寓等,总建筑面积为5.0万平方米,建筑限高为IOOm。此项设计存在2大难点: 其一,北京地区冬冷夏热、干燥少雨,气候条件苛刻,对建筑设计有较大的局限性; 其二,高层建筑的主题原本就与强调节能环保的生态建筑之基本理念存在一定的矛盾,但是在许多类似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中,因为土地价格的问题,修建高层建筑又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如何在北京特殊的气候条件之下将生态建筑的基本理念与复杂的建筑功能和形式结合起来,就成为此次设计的重点。本届竞赛的设计方案分别以不同的生态理念为突破口,尝试解决高层建筑在通风、节能、遮阳和绿化方面的困难。其中不乏各具特色的大胆构思。例如:从通风设计的角度出发,针对目前高层建筑普遍存在“板塔之争”,即板式利于水平通风,而塔式利于垂直通风之问题,学生们提出的板塔结合的体形有利于发挥二者的优势,扬长避短;从遮阳设计的角度出发,学生们在分析北京的日照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建筑上的大挑檐结合在建筑中栽种北方落叶型树木,分别解决夏季遮阳和冬季采光的问题;从节能设计的角度出发,建筑主体采用不断扭转上升的双塔形式,利于组织风的流向,结合建筑表面的发电系统,达到利用风能,节约不可再生能源的目的;针对高层建筑绿化方面的问题,学生们还提出了空中花园的设想。 四、”生态建筑”教育国际合作中获得的启示 1.跨学科的合作教学体系 生态建筑是当今建筑界普遍关注的话题,在建筑教育中将有关生态建筑复杂的技术融人传统的建筑课程设计中,是国际学生“生态建筑”合作设计小组的宗旨。较之传统的建筑设计教学,生态建筑设计涉及的技术领域更为广泛,是

文档评论(0)

咪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