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语文新指导二轮复习优选习题:专题六 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突破练19 Word版含答案.docxVIP

2019版语文新指导二轮复习优选习题:专题六 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突破练19 Word版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版语文新指导二轮复习优选习题:专题六 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突破练19 Word版含答案

专题突破练19 古代诗歌鉴赏(语言技巧题)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小题。 秋雨叹①(其一) 杜 甫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②颜色鲜。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注①天宝十三年,夏秋淫雨不止,农田遭受涝灾,宰相杨国忠不予上报,国家衰乱之象已经显现。②决明:夏初生苗,七月开黄花,可作药材。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不避丑拙,不避悲惨,一个“烂”字写出了雨中百草凋零、衰败的景象。 B.第二句“决明”颜色鲜艳,与首句“烂死”的百草对比,象征诗人的坚强意志。 C.颈联亲切地用“汝”称决明,表明对风雨中决明能否长久挺立的关切与担忧。 D.尾联用“堂上书生”遥相呼应“阶下决明”,既有理性的安排,又有感性的联想。 ★(2)结合全诗,鉴赏尾联的“空”字。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小题。 宿王昌龄隐居 常 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惟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注]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注药:芍药。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写了王昌龄隐居之处的环境,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从侧面体现了王昌龄的清高。 B.颔联中的“犹为君”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有情,使环境于清幽静谧中增添了一份温馨。 C.第七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要辞去俗务、归隐山林的愿望,同时还暗含着对王昌龄隐居生活的赞赏和羡慕。 D.最后一句不仅通过鸾鹤纷飞再现了“西山”的美好景色,而且承接前一句,揭示了作者要“谢时去”的原因。 ★(2)请简要赏析本诗的颈联。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2)小题。 春  尽 郑 獬[注] 春尽行人未到家,春风应怪在天涯。 夜来过岭忽闻雨,今日满溪俱是花。 前树未回疑路断,后山才转便云遮。 野间绝少尘埃污,惟有清泉漾白沙。 注作者曾任翰林学士,后被新党所恶,宦途失意,屡遭贬谪。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七个字,便将时间(春尽)、人物(行人)、地点(未到家)一一交代得很清楚。 B.第二句游子浪迹天涯,离家日久,又逢春色,倍添惆怅,连春风也风趣地来责怪自己。 C.颔联写了正值小雨初霁,落花飘满山溪,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喧闹灵动的晚春风景图。 D.尾联写山间空气清新,景色宜人,行人洋溢着如羁鸟重返自然般的兴奋与喜悦之情。 ★(2)全诗最后一句的重点在哪两个字?请简要分析这两个字所包含的情感。 4.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2)小题。 晚次湖口有怀(节选) 刘长卿 帝乡劳想望,万里心来去。 白发生扁舟,沧波满归路。 秋风今已至,日夜雁南度。 木叶辞洞庭,纷纷落无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夜晚在湖口这个地方住宿,看到秋天的湖光水色,心中有感而写下这首诗。 B.“白发”在古人眼里象征年老,“沧波”则是眼前的湖水,三、四两句的写法是实写。 C.诗句中的“扁舟”跟“今夜谁家扁舟子”“明朝散发弄扁舟”中的“扁舟”均指小船。 D.大雁在秋天不分昼夜向南迁徙,发出阵阵叫声,让诗人难以入眠,增添了许多愁情。 ★(2)诗歌的尾联耐人寻味,请赏析其艺术效果。 5.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第(1)~(2)小题。 莎  衣① 杨 朴 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 直饶②紫绶金章③贵,未肯轻轻博换伊。 注①莎衣:即蓑衣,农夫、渔夫用以遮雨。②饶:比。③紫绶金章:紫色的绶带和黄金印章,代指高贵的官爵。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表达了诗人对蓑衣的喜爱之情,有浪迹江湖、远离官场之真情流露。 B.前三联景静人动,两相对照,将诗人对渔人生活的由衷深爱表现无遗。 C.尾联是本诗主旨所在,不愿将蓑衣换做官服,表现了诗人的爱憎与情操的高贵。 D.本诗明写渔人,实写自己。不着力于“人”而专意于“衣”,构思新巧。 ★(2)这首诗的尾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2)小题。 北戍琅琊城诗 江孝嗣[注] 驱马一连翩,日下情不息。 芳树似佳人,惆怅余何极。 薄暮苦羁愁,终朝伤旅食。 丈夫许人世,安得顾心臆。 按剑勿复言,谁能耕与织。 注江孝嗣,南朝诗人,此诗作于诗人急赴戍地之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句先写急赴戍地时的紧迫情形。“连翩”一词刻画出一位急国家事功的志士形象,“情不息”进一步刻画了志士汹涌翻腾的内心世界。 B.对于道路羁旅愁苦的渲染,诗人欲抑先扬,目的是表现诗人战胜与亲人离别、颠沛道路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