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述某大型地质灾害治理边坡支护工程
浅述某大型地质灾害治理边坡支护工程
摘要:阐述了某大型地质灾害边坡支护工程的设计方案及施工方法。从锚杆支护、喷锚支护结构设计、框架梁施工设计、植草绿化设计、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施工工艺、现场管理、技术经济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指出该技术具有及时、快速、治理效果稳固可靠和美化环境,可供同类工程项目参考。
关键词:锚杆喷锚支护绿化技术经济
1 工程背景
2006年6月8日受强降雨的影响,整个榜山发生大范围的崩塌和坡面泥石(土)流,斜坡受损较严重,其中榜山东侧斜坡(鸳江路榜山之梯)发生的坡面泥石流、崩塌岩土体冲入坡下梧州市长洲区公安分局住宅楼内,造成4人死亡,6人受伤,楼房损坏、财产损失,造成320户近1000人被迫撤离;山顶的气象台因受灾害影响,雷达站停止运转一个多月,办公室及信息楼地面及墙体开裂受损。由于榜山东侧坡脚榜山之梯为梧州市主要商住区,居住有大量居民,斜坡一旦发生大规模失稳,将严重威胁到坡脚榜山之梯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此梧州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把其列入梧州市“6.8”地质灾害应急治理工程项目。
2 地质概况
山体斜坡土体主要由填土、残坡积粘性土以及寒武系黄洞口组上段全、强风化粉砂岩组成。根据斜坡的岩土的成分、土体结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结果,简述如下:①杂填土:土灰色、褐红色,稍湿,呈松散状,以粘性土为主,含碎石、煤渣、砖头等建筑垃圾,属高压缩性土,透水性强,厚度为0.30~3.80m。②含碎石粉质粘土:系粉砂岩坡积物,棕红、褐黄色,稍湿~湿,可塑~硬塑,以粉质粘土为主,含碎石约10%,粒径一般为2~4cm,呈棱角状。③粉质粘土:系粉砂岩坡积物,棕红、褐黄色,稍湿~湿,可塑~硬塑,以粉粒为主,土质较均匀,属压缩性土,具遇水易软化,强度降低等特点,厚度为0.40~3.50m。④粘土:系粉砂岩坡残积物,棕红、褐黄色,稍湿~湿,硬塑~坚硬,以粉粘粒为主,属中压缩性土。
3边坡支护设计
由于边坡高度较大,面积广,为避免边坡开挖对坡面稳定的影响,边坡支护适宜采用自上而下分段开挖、跟进支护的逆作法施工;另外考虑到边坡岩层的产状、结构构成、节理裂隙发育情况,本次边坡工程对坡面主要采用土钉+框架梁+植草进行稳定加固,部分边坡坡面采用挂网喷混凝土进行防护。根据本边坡工程的特点及施工经验,本工程按性质或工艺不同,主要分为六个分项部分:①削坡清表工程。②截水沟(排水沟)工程。③锚杆支护工程。④混凝土框架梁工程。 ⑤植草绿化工程。其中锚杆+框架梁+植草为本边坡的主要施工项目。
根据设计经验及工程类比,并通过锚杆结构强度验算及外部稳定验算,设计边坡面层倾角采用65°,土钉与面层垂直布置下倾角为10°,垂直与水平间距均为2.5m钉材选用Φ25 热轧螺纹钢筋,钻孔孔径为100mm钉孔注浆材料采用M25水泥砂浆。土钉长度(8~18)m,钉材表面涂环氧树脂以增强抗锈能力。为了使钢筋位于钻孔中心,每隔2m设定位支架。框架梁采用C25混凝土,竖梁、横梁规格为30cm×30cm,间距2.5m×2.5m。框架梁与锚杆连为一体,在框架梁内喷播草籽,进行绿化。
边坡的排水系统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后期的支护效果。因此,根据本工程特点在坡顶外2m处设置底宽80cm×80cm的梯形截水沟,边坡中部设置60cm×60cm的矩形排水沟,坡脚设100cm ×100cm的矩形排水沟,截水沟及排水沟收集的雨水均接入附近的市政排水系统内。坡面上设置泄水孔,孔径为75mm,纵横间距均为2.0m,排水管外倾坡度5%,设不小于50cm的碎石反滤包。
4 施工技术、方法与要求
4.1 削坡施工 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清理坡面植被,测量放线,人工削土方,土方外运,坡面修整,单项工程验收。
施工技术要求①在清方开挖前作好施工测量,严格控制清方工作量,削方工程应进行严格控制,拟专设一个测量组随挖随测量地形,用测量指导削方整形工作。②施工前,需先进行场地清理,将坡面上的部分杂草、不稳定树木和全部杂物清理出场,然后根据具体坡体形态特征有边坡治理工程设计要求,按设计坡度采取挖除的方法进行削方和坡面整形。③削方整形应由后向前逐层开挖,由于场地坡度较斜,严禁在施工斜坡范围内堆载大量土石方,破碎的土石方要及时的运出场外。④开挖不能超过剖面图中所标志的开挖高程,应严格按照设计所示削坡线施工,保持轮廓线圆顺。⑤采取的削坡程序应保持坡面的稳定,在工程最终验收以前,应对所有的施工坡面稳定和安全负责,在施工过程中,坡面上的不稳定土、石应及时削坡清除以保安全。
削坡技术参数见下表
4.2 锚杆支护施工方法
①锚杆成孔:根据本山体治理工程的性质与特点,抗滑锚杆的锚孔采用风动潜孔锤钻进施工,该施工方法的优点是不需用水及泥浆清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