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汉时期边疆各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匈奴的兴衰;西域各族与张骞通西域;西南夷与百越。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本节有关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有关理论,全面、科学地分析较为复杂的民族关系史问题的能力,并初步掌握辩证地分析及研究历史问题的方法。
2.两汉时期,边疆民族分布广泛,通过指导学生读史识图,并与地理学科相互配合,提高学生对历史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空间想像能力,逐渐养成跨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良好习惯。
三、思想教育目标
1.中国自古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虽然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社会发展极不平衡,但中华明具有非常强大的凝聚力。尽管各民族之间时战时和,但宇内一统,境宁和睦,却始终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西汉封建经济的繁荣,国家的统一强盛,是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2.祖国境内各族人民共同发展了中华明,共同创造了中国的历史。两汉时期,加强对边疆一些地方的管辖,密切与少数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古代物质明和精神明的发展与进步。
3.张骞、班超、王昭君等杰出历史人物所具有的坚毅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两汉与匈奴的关系;张骞通西域。
教学难点:汉朝政权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
教学过程
一、边疆各族
1.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
#9312;秦朝的统一,使中国开始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9313;西汉的强盛,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9314;两汉经济化的发展,促使边疆与中原的联系日趋密切;
#931;由于各族经济发展状况和交通条的差异,他们与中原地区的联系也有所不同。
2.边疆各族及其分布
#9312;读图识图:《西汉边疆各族》、《东汉边疆各族》,了解两汉时期边疆少数民族的名称
以及他们生活的不同地区。
#9313;北部边疆有匈奴、乌桓和鲜卑等民族,其中,匈奴的势力最为强大。
#9314;南部边疆,出现了南越等较大的少数民族政权。
#931;西部边疆有氐、羌、西域“三十六国”和乌孙。
#9316;东北边疆,包括夫佘、高句丽、挹娄等民族。
二、匈奴的兴衰
1.匈奴的社会状况与匈奴的强大。
#9312;匈奴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少数民族,以游牧为生,但农业、手工业也有所发展。
#9313;秦汉之际,冒顿单于统一了北方草原,占领河套地区,形成强盛的奴隶制国家。
#9314;我国北部第一次出现了农牧政权分立的局面,并时常发生两种明的碰撞。
2.汉与匈奴的相处。
#9332;汉初对匈奴“和亲”:
#9312;汉初,匈奴贵族经常率骑兵掠夺我北部边郡。
#9313;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带军队迎战匈奴,结果在白登被围。
#9314;西汉鉴于国力有限,不得不与匈奴“和亲”,并进行贸易往。
#931;景一面与匈奴“和亲”,一面积蓄力量。
#9333;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
#9312;汉武帝时,西汉国力强盛起.反击的准备已经完成;
#9313;西汉对匈奴展开了长达十年的军事反攻。其中,卫青、霍去病率兵与匈奴进行了
三次大战,基本解除了匈奴对北方边郡的威胁。
#9314;匈奴则失去了水草丰美宜于六畜蕃息的河西走廊。
#9334;呼韩邪单于降汉和昭君出塞。
#9312;后,匈奴贵族发生内讧,出现五单于并立的局面,其中一部的呼韩邪单于降汉。
#9313;公元前33年,汉元帝将宫女王昭君作为公主,远嫁呼韩邪单于。
#9314;昭君出塞,密切了汉匈关系,有利于经济化的发展与交流。
3.东汉时期匈奴的分裂,东汉与匈奴的关系。
#9312;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
#9313;南匈奴内迁到河套地区同汉族杂居,并开始向农耕定居生活过渡;
#9314;北匈奴进攻东汉,威胁着中原及河西、西域。
#931;公元73年和89年,东汉先后派大将窦固、窦宪出击,大败北匈奴,解除了北匈奴
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
#9316;北匈奴政权瓦解后,鲜卑族逐步西进,占据匈奴故地。逐渐发展成为又一个北方的
强大游牧民族。
三、西域各族
1.西域的“城郭诸国”
#9312;西汉时西域有乌孙、车师、鄯善等三十六国,绝大多数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
洲地区。
#9313;西域诸国多以城郭为中心,史称“城郭诸国”。
2.西域的社会经济
#9312;西域各国大都以农业立国,也有一些以牧业为主,少数专门从事游牧。有的能自铸
兵器。
#9313;诸国人口多少不一,各国语言也不同,翻译官在西域官职中占有重要地位。
四、张骞通西域
1.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目
的
时间
意
义
第一次
为了联络西迁的大月氏共击匈奴
公元前
138年
张骞是西汉政府开辟西域道路的第一人,促成了欧亚几个明的汇聚,司马迁将此行称为“凿空”,他的勇敢坚毅精神为后世景仰。
第二次
扩大西汉的影响,加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