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建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状况及对策剖析
福建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状况及对策剖析
摘要:民营文化企业是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主体。本文以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资料为基础,分析福建省民营文化企业当前发展的现状,提出存在民营文化服务业规模小,制造企业创新能力不强,转贷难,高技能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并提出提升民营文化企业的创新能力,解决民营文化企业转贷难题,全方位落实民营文化企业优惠政策,提高民营文化企业知名度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特点;福建省
民营文化企业经营灵活,市场灵敏度高,潜力大,后劲足,在繁荣文化市场、满足多元化文化需求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民营文化企业也是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对文化产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据“三经普”资料显示,2013年福建省拥有民营文化企业27425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87.56亿元,从业人员66.05万人,资产2177.49亿元,分别占全省文化企业的96.6%、92.6%、93.8%和81.7%,在文化企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一、发展特点
(一)行业涵盖广泛,分布相对集中
全省民营文化企业行业分布广泛,覆盖了国家文化产业划分标准120个行业小类中的117个,覆盖率为97.5%。其中,有8个行业小类企业超过1000家,36个行业小类企业超过100家。企业数居前三位的是广告、工艺美术制造和室内娱乐活动,分别为5204家、4656家和2492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居前三位的是工艺美术制造、视听设备制造和印刷,分别为1021.23亿元、253.71亿元和253.03亿元。
(二)民营文化制造企业规模大,效益好
按照制造、批零和服务业分,2013年,全省民营文化制造企业有8096家,文化批零企业有4818家,文化服务企业有14511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041.81亿元、367.78亿元和377.96亿元。见图1。民营文化制造企业数量占全部文化法人单位的比重为28.5%,但实现的主营收入所占比重达67.8%,拥有资产占46.5%,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占48.4%。
(三)龙头企业贡献突出
2013年,全省民营文化企业中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业、限额以上文化批零业和重点文化服务业(以下简称“三上”企业)共有1746家。其中,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业有1129家、限额以上文化批零业261家、重点文化服务业356家。企业数量仅占民营文化企业6.4%的“三上”企业,创造主营业务收入2091.01亿元,占民营文化企业的75.1%,人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1.15万元,是“三下”企业的2.8倍。“三上”民营企业中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有20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18.5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亿元的民营企业有437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97.43亿元。
(四)厦门市单位数最多,泉州市总量最大,莆田市效益最好
2013年,设区市中民营文化企业数居前三位的是厦门、福州和泉州市,分别有6434家、6292家和5700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500.07亿元、556.54亿元和779.33亿元,吸纳就业人员分别为11.41万人、14.46万人和21.56万人。户均主营业务收入居前三位的是莆田、泉州和漳州市,人均主营业务收入居前三位的是莆田、漳州和三明市。(见表1)
二、存在问题
(一)民营文化服务业规模小
2013年,福建省民营文化服务企业数量占民营文化企业的52.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仅占12.6%,呈现“小、散、弱”的特点。民营文化服务企业户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0.45万元,约占文化批零企业户均规模的三分之一,文化制造企业户均规模的十分之一。在117个民营文化产业行业小类中,服务业仅有3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居前20位。
(二)民营文化制造企业创新能力不强
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民营文化工业企业中开展研发活动的比例为8.9%,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0.75%,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低5.1%和0.09%;户均拥有有效发明专利0.30件,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少0.13件。大部分民营制造企业研发设计薄弱,创新能力不强,主要以仿造为主,产品附加值低,同质化竞争激烈,导致文化产品的知名度较低,缺乏在全国叫得响、传得开的品牌产品。
(三)转贷难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福建省民营文化企业成长的难题。“难”就难在民营文化企业抵押物不充分,融资门槛相对较高;“贵”则主要由于传统的转贷过程是“先还后贷”,即贷款到期续贷前必须先归还原贷款,企业在筹措“转贷资金”的时候,承受较高的转贷成本。
(四)高技能人才流失严重
大部分民营文化企业家仍属于经验管理型,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在这种情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