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刻纸造型艺术初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坛刻纸造型艺术初析

金坛刻纸造型艺术初析   金坛历来人文荟萃,金坛刻纸更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领域中的一朵灿烂之花。本文详细介绍了朱晓坤、殷卓宁、孙荣才、杨兆群等4位金坛刻纸大家的创作技法及作品风格特点。精选了《数学巨星华罗庚》、《从雅典到北京》等2幅金坛刻纸代表力作,对其表现手法及寓意内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   从对薛埠镇东进村和尚墩人类文化遗存旧石器加工场的发掘和考察情况来看,约50万年前,金坛地区古人类的石器雕刻品和刮削器具已经很多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金坛古人类的雕刻水平。从金坛三星村遗址中出土的六千年前的蚕图腾和板状刻纹骨再次证明了该地区雕刻与刻纸艺术文化的悠久。   金坛刻纸   金坛民风淳朴,人文荟萃,素有“江东第一福地”的美誉,是文化部亲授的“中国民间刻纸艺术之乡”。金坛刻纸历史渊源悠长,艺术价值珍贵,地域特色浓郁,文化影响深远,它于1993年12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6月又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身为“中国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金坛刻纸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的剪刻纸艺术“南秀北雄”,金坛的刻纸与北方的剪纸相比,更显丰富与精秀,被誉为“江南一枝花”。历经多年的传承和创新发展,金坛刻纸已形成超过600个子类型,表现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大多寓意吉祥,蕴含民风。与其他同类型的艺术形式相比,金坛刻纸的展现幅式更加灵活,创作手法更为多样,刻制出的作品精致、细腻,具有鲜明的江南水乡地域特色与浓厚的民族传统文化韵味,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和赞誉。   金坛刻纸大家   朱晓坤、殷卓宁、孙荣才分别被视为金坛刻纸老、中、青三代的代表人物。此三人于1995年同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1.朱晓坤   朱晓坤的线描造型能力很好,而且对历史题材较为感兴趣,尤其崇拜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因而在时任中国剪纸协会常务理事周蕴华的建议下,开始了四大诗人的刻纸创作。初稿更像绣像和线描,剪纸韵味不足,于是在参考了芮金富的一些剪纸作品后进行了修改。这些作品大多反映历史故事,而且都有装饰纹样边框,剪纸特色鲜明。朱晓坤将这一形式充分吸纳并进行了创意发挥,对香草纹样作了详细推敲及数次修改,完成了一套四幅极具特色的四大诗人刻纸佳作。朱晓坤花了数月时间反复研究、修改任伯年所绘的《群仙祝寿图》挂历,运用点线面、黑白灰的构成原理进行详细推敲,最终完成了《群仙祝寿图》这一巨幅刻纸的画稿。随后的朱晓坤在创作过程中大量使用了这种形式,其中最出名的当属《百福骈臻》,这也成了其作品的一种代表性程式符号。《群仙祝寿图》、《百福骈臻》这两幅作品堪称朱晓坤的刻纸代表作。   2.殷卓宁   已年逾花甲的殷卓宁自7岁开始便跟随专营彩灯、灯笼、龙灯的父亲学习剪刻纸,且长期从事刻纸的实践及研究工作。他在传统剪刻纸领域纯熟的技艺以及深厚的功力完全源自祖传,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他更加追求表现形式的创新。作为金坛刻纸的代表性传承人及著名的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殷卓宁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空刻法”,即在吹塑纸上以镂空刻法进行创作,从而使作品更具立体感,此法在刻纸界产生了极大的反响。为使古老艺术再现辉煌,继镂空刻法之后,殷卓宁奋力探索,大胆创新,又将原来一直以玻璃为刻制平台的硬刻改为软刻。不仅如此,他还以剪、刻、撕等技法以及套色、点、填、染等形式大大丰富了绘彩刻法,不但降低了刻制难度,提高了创作效率,还令作品更为精细。殷卓宁一直主张将刻纸与绘画结合起来进行互通研究,刻纸实际上是吸收了国画、版画、装饰画等多种绘画艺术形式的特点,又以曲、直、锐的线条体现出了自身的造型艺术语言。殷卓宁的刻纸代表作品主要有《打鼓说唱三千年》、《从雅典到北京》、《世博万福》、《五福临门》、《鸿运》等。   3.孙荣才   孙荣才出生在金坛农村,从小喜爱绘画。他的祖母和母亲剪得一手好鞋样和窗花,受她们的影响,孙荣才从小便对民间刻纸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73年在陕西参军期间学会了剪纸,粗线条的西北剪纸带给了他豪迈风格的艺术熏陶。退伍后,孙荣才在文化站担任了11年的站长,期间的他专心从事刻纸创作,这11年也就成为了他创作的“黄金期”。在向陕西老一代剪纸艺术家学习的同时,孙荣才时常汲取其他地区剪刻纸艺术的优点,博采众长,融入到自己的作品创作中,其独创的手撕艺术更是一绝。孙荣才的作品构图简洁、线条顺畅、造型夸张而不失协调,洋溢着浓浓的金坛地域特色。《百美图》、《四合院》、《中华魂奥运梦》等一批在国内刻纸界具有深远影响。在国际上也有相当知名度的刻纸精品均是他的代表作。孙荣才的创作专长在于表现农村生活题材,他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