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附录B标准的附录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试验规程.DOC
附录B(标准的附录)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试验规程
试验描述
蒸发污染物排放试验(见图B1)由下列四部分组成:
a)试验准备;
b)燃油箱呼吸损失(昼间换气损失)测定;
c)在底盘测功机上以40km/h车速匀速行驶,或在发动机台架上模拟车辆40km/h车速运行;
d)热浸损失测定
试验结果:燃油箱呼吸损失和热浸损失阶段测定的碳氢化合物的排放质量相加后的质量,单位为g/测量循环。
试验车辆(或试验发动机)和燃料
B3.1 试验车辆(或试验发动机)
B3.1.1 采用底盘测功机试验时,车辆技术状况应良好,试验前至少进行了3000km的走合行驶。装在车辆上的蒸发污染物控制装置在走合期间应工作正常,炭罐经过正常使用,未经异常吸附和脱附。
B3.1.2 采用发动机台架试验时,试验发动机技术状况应良好,安装在发动机台架上应配备装车时的所有附件(冷却风扇、发电机、空滤器、排气消声器等),试验前应按照制造厂要求磨合完毕。车辆上使用的蒸发污染物控制装置应工作正常,炭罐经过正常使用,未经异常吸附和脱附。试验时,发动机的供油系统(燃油箱、燃油管路、燃油泵等)、排气系统(后处理器、消声器、排气管的尺寸和长度)、冷却系统、蒸发污染物控制装置等应与车辆上使用的完全一致,包括燃油箱与发动机的相对位置。
B3.2 燃料
试验使用的燃料应符合GB 17930的规定。
试验设备
B3.1 测功系统
B3.1.1 发动机测功系统
任何可测定发动机稳定工况、精度符合GB/T 18297规定的测功机。
B3.1.2 底盘测功机
B3.1.2.1 测功机必须能模拟道路载荷。
B3.1.2.2 测功机的设定应不受时间推移的影响,且不应使车辆产生任何妨碍车辆正常运行的振动。
B3.1.2.3 测功机必须装有模拟惯量和模拟载荷的装置,若为双转鼓测功机,则这些模拟装置是与前转鼓连接。
B3.1.2.4 准确度
B3.1.2.4.1 测量和读出的指示载荷,其准确度应能达到±5%。
B3.1.2.4.2 测功机在40km/h时载荷设定的准确度必须达到±5%。
B3.1.2.4.3 车速应通过转鼓(对于双转鼓测功机,用前转鼓)的转速来测量。车速大于10km/h时,其测量准确度应为±1km/h。
B3.1.2.4.4 车辆行驶的实际距离应通过转鼓(对于双转鼓测功机,用前转鼓)转动的距离来测量。
B3.1.2.5 载荷的设定:应在40km/h等速下调整载荷模拟器,使其吸收作用在驱动轮上的功率。
B3.2 试验车辆/试验发动机的冷却
用发动机在测功机上运行时,应使用正常的台架冷却水系统和与相应试验车辆上发动机冷却风扇一致的风扇冷却发动机,使发动机工作在正常温度范围,不得再用其它辅助风扇冷却发动机。
车辆3000km走合行驶,炭罐无异常脱附/吸附
车辆或发动机磨合发动机按照制造厂规范磨合,炭罐不得有异常脱附/吸附
车辆或发动机磨合
活性炭罐老化处理1)装车行驶3000km
活性炭罐老化处理1)
用52℃恒温燃料蒸气、以2.4l/min的流量进行吸附,达到临界点后用600倍炭罐体积的干空气,以25L/min的流量脱附,重复6次。或:
加热油箱使燃油从15℃均匀升高产生燃料蒸气进行吸附,达到临界点后用600倍炭罐体积的干空气,以25L/min的流量脱附,重复9次。
活性炭罐临界点检查1)加热油箱使燃油从15℃均匀升高至35℃
活性炭罐临界点检查1)
用50%丁烷和50%氮气的混合气使炭罐进行吸附,使之达到吸附临界点。
1h内
试验车以40km/h车速运行40min,或以相应的发动机转速和负荷,在发动机台架上运行40min。油箱中装入40%标称容量的燃油,油温为室温预试验。
预试验
预置10
预置10h—36h
环境温度25℃±5℃,炭罐正常连接,通大气口加接除湿器。油箱存留预试验时的燃油。
9h-35h内
油箱放油然后加油
油箱放油然后加油
燃油箱标称容量的40%±2%,燃油温度283K—287K(10℃—14℃)。
燃油箱呼吸损失(昼间换气损失)试验1h燃油温度289K(16℃)±1K时试验开始,经60min±
燃油箱呼吸损失(昼间换气损失)试验1h
温升Δt=14K±0.5K。2)
运转循环 40min+3min15
运转循环 40min+3min
试验车辆在直接档40km/h车速下运行40min,或以相应的发动机转速和负荷在发动机台架上运行40min,然后怠速运行3min。
2min内
热浸损失测量 1h热浸时间60min±
热浸损失测量 1h
环境温度最低为296K(23℃),最高为304K(31℃)。2)
结束试验结果 (g) =
结束
燃油箱呼吸损失(昼间换气损失)(g) +热浸损失 (g)。
注:1)选用其中任意一种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山东省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会考生物试题及参考答案.pdf VIP
- 名医扁鹊介绍成就宣讲PPT课件.pptx VIP
- 电池管理系统整体设计(共30张PPT).pptx VIP
- 光伏工程安装进度计划表.docx VIP
- 成都七中初中九年级下期英语半期考试模拟试卷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电力电子技术论文500W逆变器.docx VIP
- 技术监督实施细则.pdf VIP
- 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pdf VIP
- 《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实施(第一版)》教学课件.pptx
- Q∕GDW 11262-2014 电力电缆及通道检修规程.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