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海加给陇洼金矿床遥感地质特征剖析
青海加给陇洼金矿床遥感地质特征剖析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遥感影像地质解译的一般原则和方法,然后分析探讨了该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围岩蚀变及矿床遥感影像特征,具有较强的意义和价值,利于矿床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关键词]加给陇洼金矿床 遥感 地质特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 P627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1-27-2
矿床位于玉树州曲麻莱县麻多乡加给陇桂一带,大场矿田的北部,地理坐标:东经96°0623,北纬35°2315,已具中型矿床规模。
1遥感影像地质解译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1.1解译原则
(1)综合原则:由于遥感图像数据量大的复杂性,所以对遥感影像的地质解译必须考虑其综合性。在实际进行具体解译工作时,要尽可能多的收集研究区内不同类型、比例尺、时相的遥感影像,并进行比较、补充和完善,从而可以突出优势信息和目标地物信息,进而建立明显的解译标志,尽量利用已有的地质、地形、物化探资料。
(2)宏观标志:在对任何某一研究区进行遥感信息地质解译时,首先应该先选用小比例尺的遥感信息,从而可以对整个研究区进行整体研究,以便把握研究区整体的构造格架特征。
(3)先已知后未知;先整体后局部;由易到难,逐步推进的原则:对于该原则而言,在把握了先后的顺序,再循序渐进,可使解译工作变得简便,从而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先已知后未知是指相对研究区而言先从比较熟悉的地方入手,然后逐渐向周围陌生的地段扩展、推进。先整体后局部是指先把握、了解研究区整体的格架特征,然后再具体到局部地段。先易后难就是对真个研究区而言,先解译影像清晰后解译影像模糊的;从自然地理概况到地质解译;解译的时候要先从线性构造入手,然后再解译环形构造。先解译显露的,后解译隐伏的;在解译工作节后,要将解译后的遥感效果图与实际典型的地物进行验证、对比、分析。
(4)先解译,后成图:在成图前必须要有正确的解译,只有在正确的解译基础上才能做出尽量完善的图。针对整个研究区来说,在经过野外验证、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才可以进行成图。
1.2解译方法
对于不同的遥感影像解译,其解译的主要差别是建立不同的解译标志,而解译的原则和方法是基本一样的。目视解译的方法主要有直判法、对比法、逻辑推理法。直判法是指运用建立好的直接解译标志直接对研究区的遥感影像进行判别分析,这种方法相对而言比较简单,但是在应用该方法之前的要求是在所研究的区域内有直接出露的地物目标,同时要求区域内建立的解译标志要相对稳定。遥感数据影像上的数据信息是通过参考、对比和综合分析而获得的。获取的方法一般有将遥感数据影像与实际的地物进行对比研究;把遥感影像与区域内已经有过工作的图像进行比较研究;将遥感数据影像与区域内已有的前人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经过对比分析后,建立在研究区内特有的专属遥感数据的解译标志。
2矿床地质特征
矿床地处北巴颜喀拉金、锑成矿带中段,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巴颜喀拉晚印支造山带的北巴颜喀拉造山亚带。矿区出露地层为早三叠世昌马河组下段(T1c1),与下伏石炭纪一中二叠世布青山群(CPZB)呈断层接触,由于受深大断裂影响,该套地层中派生的次级断裂发育,矿体就赋存于这些断裂带中。在矿区南侧尚出露有石炭纪一中二叠世布青山群(CP2B)基性火山岩、碳酸盐岩及碎屑岩。昆仑山口一久治深大断裂纵贯矿区南部,受其影响,发育有两组次级断裂,一组与主断裂大致平行,呈北西向展布;另一组与主断裂斜交,呈北东向展布,故矿区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构造为次之特征。
矿区共圈定大小含矿破碎带20余条(图1),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含矿破碎带有9条,每条破碎带中均有矿化体存在。破碎带总体走向110°-130°,分布于昆仑山口久治主断裂带北侧。破碎带基本呈等间距平行分布,长度3. 5-5km不等,地表出露宽度一般在2-5m左右。地表多以石英转石以及褐铁矿化砂岩、板岩转石做为判断其存在和规模的依据,部分地段地表破碎带的宽度是多条破碎带的总体宽度。总的趋势是西窄东宽,沿走向具膨大缩小、舒缓波状形态。含矿破碎带均由不同原岩(砂岩、粉砂岩、板岩、石英脉)的碎裂岩及断层泥组成,大多数破碎带与围岩间界线清楚。破碎带中的构造角砾多呈棱角状,略具定向排列特征;破碎带中岩石破碎强烈,多呈粉未状及泥状。地表具褐铁矿化,与金关系非常密切。石英脉普遍发育,热液活动广泛。
3矿体特征
该矿区共圈定矿体17条(图1)。矿体长度一般在100-1200m之间,最长为1162m;厚度一般在1. 0-5. 0m之间,最厚达7. 26m,平均厚度为1.72m;矿体均赋存于昌马河组下段(T1c1)变砂岩夹板岩中,赋矿岩性为变砂岩、粉砂质板岩、碎裂岩等,尤其在砂岩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