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护理对护士职业危险及防护对策.docVIP

化疗护理对护士职业危险及防护对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疗护理对护士职业危险及防护对策

化疗护理对护士职业危险及防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4-8824(2008)-1-0072-02   【关键词】化疗护理 职业危险 防护对策      随着肿瘤治疗的进展,化学治疗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四大手段之一,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化疗药的毒性不仅对病人产生毒副作用,也对配药和执行化疗的医护人员产生不利影响。化疗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与化疗药物接触机会甚多,化疗药物有可能经过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和经口吞食等途径侵入机体,造成对身体的危害。因此,从事化疗护理的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危险性很大。为了保证化疗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地避免或减少职业危险,应制订严格有效防护措施及管理制度。现报道如下:      1 化疗护理中的职业危险      1.1 常见的危险因素   1.1.1 药物因素 几乎所有的抗癌化疗药物都对正常组织或细胞有程度不同的损害,特别是对增殖活跃、不断更新的造血细胞、生殖细胞、消化道粘膜组织和毛囊。生殖细胞分裂较快,很容易受抗癌药物,尤其是烷化剂类药物的影响。男性睾丸萎缩、精子减少,女性子宫内膜增生低下及不育,是应用熔化剂后常见的毒副作用。相当多的抗癌药可影响染色体,引起畸胎或流产。由于抗癌药本身大多也是致癌物质,并抑制身体细胞免疫功能,接触抗癌药后若干年有可能产生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恶性肿瘤[1]。   1.1.2 操作因素 护理人员配制化疗药、执行化疗、处理化疗药溢出、处理化疗污染物和病人排泄物时,都有可能接触化疗药并被动吸收。进行上述工作量越多、接触与吸收化疗药的量就越多,危险性就越大。其吸收途径有:①皮肤吸收:在用溶媒溶解药物时未注意抽出瓶内空气,瓶内压力过高,如遇上针头松脱就会导致药液外溢;接触化疗药及处理被污染的器械、病人的床单、衣物、排泄物引起皮肤污染;不慎被吸过化疗药的注射器针头或药瓶碎片刮破皮肤致皮肤吸收。②消化道吸收:护士皮肤污染后未彻底清洗双手就进食,或是在配制和执行化疗时吃东西如嚼口香糖等。③呼吸道吸入:配制粉剂化疗时药物的飞尘致工作场所空气污染,药液的烟雾状颗粒从呼吸道吸入。   1.1.3 心理社会环境因素 人们对肿瘤病人存在不同的恐惧心理,势必影响护理人员的情绪,而大量的应激事件如家属不配合、突发事件、危重患者等,增加了操作中化疗护理人员沾染几率。李林[2]对371名在职护士调查: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也远远低于国内女性常模。化疗病人排出的粪便、呕吐物、唾液处理不当,污染周围环境,影响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   1.2 潜在的职业危害   1.2.1 皮肤粘膜反应 经常接触化疗药物的护理人员,难免会有药物喷落于皮肤上,造成局部皮肤的刺激症状,如红斑、溃疡等,甚至会造成过敏。这类药物主要有:氮芥、阿霉素、顺铂、柔红霉素、长春碱类。如果将化疗药物吸入,则可引起头晕、头痛、恶心。有报道在调配抗肿瘤药物的经历中显示有易感冒、疲倦、困乏、脱发十分显著[3]。   1.2.2 化疗远期毒性作用 ①女性月经不调:调查显示[4],接触化疗药的护士,月经不调者显著增加,其中30-39岁者发病率为30.4%,40-45岁者为31.6%。②畸胎、异位妊娠和流产:直接接触化疗药物的孕妇,流产和畸胎的危险性显著增高。研究发现,怀孕最初3个月接触化疗药可致胎儿心脏缺陷、唇裂、腭裂,妊娠中后期接触化疗药可致流产或胎儿发育迟媛、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和各类血细胞减少。③致癌作用:经常接触抗癌药若干年后有可能产生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与化疗药物相关的恶性肿瘤。现已证实,烷化剂如氮芥,环磷酰胺、白消安(马利兰)有明显致癌作用。      2 化疗防护现状      2.1 管理模式滞后,防护设施匮乏 毛秀英等[5]对107家医院的肿瘤病房和60家医院的骨髓移植层流病房的化疗防护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化疗防护现状与国际发达水平相差甚远,主要体现在化疗药物使用管理模式滞后与化疗防护设施匮乏。167家医院有159家采用的是不科学的分散式管理。167家医院仅有22家医院为护士装备了垂直层流生物柜,40家医院装备了不具有防护功能的洁/超净台,其原理为台内正压,操作中将含有毒性微粒的气溶胶或气雾吹向操作者,加速了职业暴露。   2.2 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较差,没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我国职业性接触化疗药的护士较多,部分人员没有受过系统的岗前专业化培训,防护观念淡漠。护理人员违反技术操作规程,不少护士在配备化疗药物时,因觉得穿防护衣、戴手套很麻烦,又不方便,特别是所配备的化疗药物不多时,不愿穿戴防护衣、手套,这种做法只会增加化疗药物侵入机体的机会。   2.3 化疗用物的处理不规范 没有使用符合要求的带盖容器收集化疗废弃物,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敞口容器、普通塑料袋作为收集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