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最早盲人学校――启明瞽目院
北京最早盲人学校――启明瞽目院
盲人教育,是一种特殊教育,距今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在中古时代,也曾有过盲人养育院,但数目太少且仅限于养育,至于教育是谈不到的。直到十八世纪末叶,因为人道主义倡行,一般人对于盲人才由鄙视渐渐转为怜悯,开始有人注意到盲人教育。1785年,法国人阿羽伊根据他研究的结果首先创立了盲童学校,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盲童学校。
最早将盲人教育介绍到中国来的是英国公立会的牧师穆威廉,他于1871年在北京首先创立瞽目学校,后各地也都渐渐设立。据民国教育部统计,全国已办盲人教育的有15省市,计:江苏、湖北、湖南、河北、山东、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南京、上海、青岛等,共有盲人学校22所,就学盲生694人。本文重点介绍在北京创立的启明瞽目院。
一、启明瞽目院历史沿革
(一)初创
1871年英国公立会牧师穆威廉来中国传教,“见中国盲童不受教育不习技能,蓬飘萍泊至为可怜,富家之盲童尚有祖产可食,贫室之盲童无依无赖或沦为乞丐”[1],鉴于欧洲各国盲人教育的发展,也想在中国设立几个同样的盲人学校。后穆威廉回国筹募了一批款项,同时,英人戈登库明女士对于他有不少的捐助,经费问题解决。于是便在东城甘雨胡同创立了瞽目学校,即启明瞽目院的前身。学校男女兼收,为了使盲童能够获得生活的技能,读书外还要做工,实行半工半读。由于盲童学校初次创立,一般人对它不是很了解,所以盲童入?W的为数极少。后来,威廉因病故去,由其妻女继续承办,到1919年欧战发生,国外的捐款经费来源断绝,学校停办。
(二)续办
1921年欧战停止,国外的捐款又继续寄来,中华圣公会决定恢复瞽目学校,并且主张将校址迁到郊外,于是便在阜成门外八里庄西恩济庄购买了空地一百亩,建筑校舍,改名为启明瞽目院,由中华圣公会聘请牧师甘华德担任院长。当时学生只有二人,甘牧师有鉴于灌输普通教育不足以使盲童自营独立,于1923年创办女班工厂,1924年设男班工厂,学生渐达二三十人,教授道德、卫生、普通知识等课。工厂内男童学习织布、制鞋、编藤以及木工,女童学习织绒、纺纱、缝纫、烹饪,“不数年间成绩卓著,卒业生徒由残废而为有用之人。各教会荐引工作,各工商愿予安置。咸自食其力,知闻之人无不称许。”[2]
(三)艰难维济
七七事变之后,北平秩序大乱,1938年甘牧师回国,学院由法籍法克斯牧师继掌。1940年,法牧师也回国了,院务无人执管,遂登报征聘新院长。唐山矿务局职员英人穆德明看到招聘启事,(穆德明即创办人穆威廉的四公子,自幼长在中国与盲人共处)为承父遗志,毅然离弃矿局优职,自此执管该院。1941年大东亚战争爆发,经济来源断绝,院务难以维持,乃于1942年5月,由中孚银行协理孙锡三接办,至8月华北各敌系机关独立,瞽目院由联合义赈会接收,委托罗季轩代理院长,张一农为副院长。到1942年冬,日本与英美开战,资金冻结,经费中断,不但工作受阻,即便衣食之资亦时虞不给。1943年8月,日军嫉视院务遗员,收占破坏瞽目院,盲童学生大多流散离去。
二、创办情形与教学管理
(一)知识学习
瞽目院男女兼收,盲童年龄在9岁以上12岁以下,经人介绍,由校医检查证明没有传染病且眼盲程度极深确实不能医好的才可报名。填写保证书后,方可入校。每年每人的学杂费是80元,课本由盲童自己抄写,盲童抄写东西用一双特制的铁针,另外有一块铜的夹板,在板的上端排列着许多6个一组凹下去的圆孔,形式是直三横二。他们将纸板放进夹板,依着字的读声,按照凸点的部位变迁,用铁针一下一下地按下去,然后再将纸翻过来,便现出不同的凸点,他们用手代替眼睛摸这些凸点,便知道是什么字。用纸必须厚而硬,脆而薄的纸扎不出点,所以,盲童的文具相当昂贵。不过,一张纸可以两面用,在两行间隔指尖的还能再用一次。
瞽目学校创办人穆威廉,为了适合中国环境,特别制定点字字母,和欧洲各国所采用的不同。盲童所用的字号由6个点变化组合而成,以点数的多少和部位的变迁,表示54个字母,这54个字母,和从前的官话字母相似,称之为点字字母。在这54个字母里,有18个声母,36个韵母,韵母可以独立,但有时也须加上声母,可是声母确不能独立的。盲童学会点字字母后还能自己写信,但是读信的人也必须认识点字字母。
盲童也可以做数学,打算盘。他们用的算盘和普通人用的一样,盲童摸每个珠子非常熟练。文具是一个长方形的铁盘,上有规整的八角行列,数字是四方形铅柱,两端有凸出之点或单道双道,以铅柱于八角形内位置代表数值或等号、加号、乘号等。
(二)技能学习
瞽目院为纠正盲即残废的概念,教授盲童与健全人一样的生活能力,利用盲童手指触觉的灵感,创设了编织、藤作、席作、纺织、木工、缝纫、编制各科。教师为盲童裁衣,而缝合、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