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金融信贷风险防范与化解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防范与化解研究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防范与化解研究   中原经济区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以后,农信社在探讨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环境和生态为代价的协调发展的进程中,担当着特殊使命。如何防范金融信贷风险,探讨中原经济区内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管理及长效机制构建,对丰富金融业信贷风险管理理论,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农信社信贷风险的表现   一是资产质量差,清非盘活难度大。资产质量偏低,不良贷款高位运行,给农信社经营造成严重的影响和潜在的风险。二是大额贷款占比过高,资金投向不尽合理。三是贷款抵押率低,清收缺乏制度性保障。四是结息不正常,收回本金十分困难。五是自身管理薄弱,增加了清收难度。   二、农信社信贷风险的成因分析    (一)信用原因   信用风险是农信社最大的风险。当前,我国市场经济还不完善,特别是一些农户信用意识淡薄,赖债、逃债思想严重,往往相互影响形成连锁反应。一些农村中小企业信用观念差,常借“改制”和“破产”的幌子逃债,致使农信社债务悬空,形成不良贷款。   (二)行政原因   农信社是地方性金融机构,既要在地方经济发展中有所作为,又要靠地方政府的支持发展。因此,其信贷业务受地方政府的指导、指挥、指引在所难免。地方政府领导为追求政绩,强制农信社发放了大量的风险高、回收难的贷款。   (三)市场原因   在市场竞争的冲击下,商家在获取利益的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风险。农信社在向商家投放贷款时,这种风险也会或多或少地转嫁到自身。从农户承担风险的能力看,由于农户属弱势群体,承受市场风险的能力有限,一旦发生风险很容易超越农户的承受底线,进而增加贷款的风险概率。    (四)管理原因   一是重放轻管。有的农信社认为农户贷款额度小,风险分散,即便有风险损失也不大;有的片面强调工作进度、贷款面和投放额,忽略了投放质量和使用效益。二是贷前调查不够深入,对借款人第一还款来源分析不准,重视不够,只片面注重第二还款来源(即借款抵押物的变现处理)。三是贷时审查与贷款审批有待加强。四是疏于贷后管理,重放轻收轻管理思想严重。   (五)缺乏制约监督机制,责任追究不力   一是贷款调查、审查、审批、检查等贷款管理制度不系统,同时,农信社因为人员紧张造成混岗作业、职责不清,忽视审贷分离,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二是贷款比例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三是不良贷款的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等制度执行不到位。   (六)利益驱动   首先,信用社贷款投放缺乏理性思考,为了增加利息收入,将贷款集中投放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其次,农信社受短期利益的驱动,将大量的信贷资金投向非农产业,农信社对这些领域不熟悉,对宏观产业政策了解不多,加上农信社管理手段落后,缺乏有效的保全措施,资产变现难,就会形成农信社与借款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   三、防范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农信社内部控制机制   完善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是规范农村金融机构经营行为、有效防范风险的关键,也是衡量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建立健全内部组织机构。农村金融机构一定要建立必要的组织机构,包括董事会、监事会等法人治理结构部门,这样有利于防止个人独揽大权、侵吞金融机构内部财产等其他不利于机构正常运营的事件发生。建立健全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系统,对相关职位实行严格的职责分离,对经营中出现的风险事件进行及时处理,防止事态的蔓延与扩大,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风险。建立科学、有效的农村金融机构风险防范机制,提高金融机构内部规章制度的有效性,建立包括风险确定、风险决策、风险揭示、风险奖惩在内的一整套内部控制机制。   (二)实现贷前审查与贷后监控相结合   农信社要强化贷前、贷中和贷后管理工作,真正建立审贷分离的约束机构,实行“审、贷、查”三岗分设,定岗定责、权责统一、相互监督、相互制约,还可成立风险管理部严格实行审贷分离,把信贷风险从事后认定改为预警式管理。从信贷业务的受理、调查评价、审查、审批、发放及贷后管理、档案管理整个操作流程制定统一的标准样本,要严格担保抵押手续,依法做好贷款风险的防范工作。    (三)建立信贷风险分类管理信息系统和农村信用评级体系   建立以信贷业务为主的信贷操作流程系统、信贷风险预警系统、贷后监测系统、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等共同组成的信贷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加强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信息反馈,通过查询,能够及时掌握客户的基本信息资料和是否有不良信用记录或在其他行、社借款情况。及时搞好贷后检查。对出现预警信号的客户进行风险调查评价,由经营主责任人及时提出纠正或处置方案,报有权人审批实施,预防和减少信贷风险。   资信评估机构是以独立、客观和公正为原则,按照经济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