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感染性腹泻病原体特征与防治.pptVIP

课件:感染性腹泻病原体特征与防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伤寒和副伤寒(3) 治疗要点 抗生素治疗,高营养、易消化食物,安静、休息;治疗要及时、彻底,防肠出血和穿孔。 防制要点 对病人采取“五早一就”,对传播途径落实“三管一灭”,提高人群自我防护水平 大肠杆菌O157:H7(1) 病原体 大肠杆菌O157:H7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一个主要菌型,在外环境中生存能力较强。大肠杆菌O157:H7对人的致病力较强,感染剂量较低。可以产生两种毒素,分别称为志贺样毒素I(SLT-I)和志贺样毒素II(SLT-II),其致病力主要取决于产毒能力。 大肠杆菌O157:H7(2) 流行趋势 自1982年美国首次爆发感染后,引起的爆发正在不断增加。动物宿主的带菌率也在不断上升。 1996年5-8月发生在日本的大肠杆菌O157:H7感染大爆发,是迄今为止报告的发病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爆发流行。我国在10年前就已有此菌引起的散发报道,随后在江苏、北京、新疆等地检测到大肠杆菌O157:H7。 大肠杆菌O157:H7(3) 传染源 大肠杆菌O157:H7感染病人和无症状携带者可作为传染源。相对来讲,动物作为传染源更为重要,它往往是动物来源食品污染的根源。牛肉制品、奶制品的污染很大部分来自带菌牛;带菌鸡所产鸡蛋、鸡肉制品也可造成传播。 大肠杆菌O157:H7(4) 传播途径 食源性传播:首要传播途径。 水源性传播:气候寒冷,管道堵塞、破裂。 接触传播 大肠杆菌O157:H7(5) 易感人群 人类大多易感,但儿童和老年人容易发病且症状往往较重,容易伴发严重的并发症如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和血栓形成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大肠杆菌O157:H7(6) 流行特征 地区分布: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 季节性: 全年都可发生,但散发性病例 大多出现在夏季。 大肠杆菌O157:H7(7) 防治策略 加强食品、饮水和地表水体的监督和管 理,严把“病从口入关” 管好传染源 提高医务人员对该病的认识,对公众进 行预防知识教育 轮状病毒(1) 1973年由Bishop等在墨尔本研究婴幼儿胃肠炎时从十二指肠粘膜细胞活检标本中发现的,并认为是婴幼儿胃肠炎的病因。全世界5岁以下儿童每年可发生1.4亿人次的轮状病毒腹泻,死亡可达100万人。现已肯定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后来还发现引起成人腹泻的新的轮状病毒,即成人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2) 病原体 人类轮状病毒属于呼肠病毒科,电镜下完整毒粒如车轮状,故称为轮状病毒。可将轮状病毒分为A-G七个组,和人有关的为A、B、C组。A组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B组轮状病毒则主要引起成人腹泻,C组轮状病毒主要感染猪,但近年来也在人群检出该病毒。 轮状病毒在外界环境中比较稳定。 轮状病毒(3) 流行特征 A组轮状病毒感染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潜伏期一般为2天,症状出现前一天肠道开始排出病毒,病期第3-5天为排出病毒高峰期,排病毒一般持续7天左右,少数持续2周。粪-口为主要传播途径。以6个月至2岁婴儿为多。本病在季节变化明显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四季均可发病,但发病季节性较明显,以秋冬季为多见。 轮状病毒(4) B组轮状病毒感染主要发生在我国。具有发病急、传播快、发病高的特点。 C组轮状病毒感染报道较少。 轮状病毒胃肠炎有再次感染发病现象,不同血清型的病毒无交叉免疫性。 轮状病毒(5) 防治 防止水源和食物被含轮状病毒的粪便污染,注意个人卫生,加强对食品、饮水的监督,更重要的是早期发现病人和隔离病人,做好病人粪便的消毒工作。 通过口服减毒活疫苗进行主动免疫,是最有希望的预防方法。 感染性腹泻 . 概 述(1) 由病原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一组肠道传染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腹泻。 腹泻是指每日3次或以上的稀便或水样便。 概 述(2) WHO分类 急性腹泻:急性起病,病程在2周以内 迁延性腹泻:超过2周但未超过2个月 慢性腹泻:反复发作,持续时间2个月以 上,甚至迁延数月或数年。 广义的腹泻: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 概 述(3) 腹泻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对人群的健康,尤其是儿童的健康和生命 危害严重 对社会和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 可以有效防治 病 原 学 细 菌:最早被确诊的病原体,最为常见 病 毒:近年来才被发现 寄生虫:主要是原虫 主要病原体种类 主要腹泻病原体特征 霍乱弧菌 志贺菌 沙门菌 埃希菌 弯曲菌 轮状病毒 霍乱弧菌 可为分200多个血清群(或型),其中O1和O139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