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代陶瓷款识发展及艺术性.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中国古代陶瓷款识发展及艺术性

浅析中国古代陶瓷款识发展及艺术性   何谓陶瓷款识?注解为:在陶瓷的底部或其他部位,标有表明年代、窑名、人名、堂名,或者表示赞颂,祝愿等内容的文字,也有的器底或器里有某种识别性的图案,这些统称为陶瓷款识。   在陶瓷款识出现之前,中国古代最早的款识反映在青铜器的铭文上。在《汉书?效祀志》中记述有:“鼎细小,又有款识。”其中的“款识”说:“款,刻也;识,记也。”又有人称:“器物上的阴文为款,阳文为识。”如张士南在《游宦记闻》中说:“款为阴字,是凹入者;识为阳字,是凸出者。”还有一种说法:在内为识,在外为款。因此款识在中国的历史之悠久种类之繁多可见一斑,而其在陶瓷上的重要性更是无可替代。      一、概述陶瓷款识的作用及其历史发展趋势      历代陶瓷的款识是人类活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接合点。在古陶瓷研究中与造形,胎釉,纹饰,烧制工艺一样,是鉴定古陶瓷的年代,窑口,质量等方面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深入地了解历代陶瓷款识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如款识,书写内容及题款工艺手段,字体等,不仅可以为古陶瓷的鉴定辨伪提供科学的依据,更重要的是能从中领略到古代陶瓷款识的艺术魅力。   从历代陶瓷器的款识了解过程中,不难看出,在不同时代,不同品类,不同窑口,不同的生产物质及装饰与创作工艺使用用途等,其款识的内容是千变万化的。款识除了能提供考古线索外,其本身也是一种艺术形式的体现。款识从最早的偶然的工艺处理到后来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种艺术装饰手段,是随着陶瓷本身的发展而发展的。而款识和陶瓷的结合也使得陶瓷本身的艺术价值得到升华,许多陶瓷珍品都是由它的款识来体现自身价值,这不仅是因为款识的历史价值,也还因为它的艺术价值。因为有时候从某些角度来讲,古陶瓷的价值往往更注重于艺术这一方面,而不是历史。   在古代早期款识题款的工艺手段上,基本只有刻划和模印两种形式,所以这时的装饰表现手段还比较单一简朴。如早期的青白瓷单色釉制品大都只有采取刻、雕、划等最原始的手段题款,且毫无章法,并无艺术品位可言只不过是作为当时的一种标识。而随着后来釉下彩(青花,釉里红)釉上彩(五彩、粉彩、珐琅彩、金彩、墨彩等)的出现,使款识的题款也出现了与装饰材质和装饰工艺相同的毛笔书写的形式。如釉下青花款、釉里红款、矾红款、胭脂色款、蓝料款、金彩款等。而且这时的题款已不再是胡乱排列,而是依照其在这个艺术整体上的经营位置有规律的进行排列组合。如后来的明清两代的陶瓷款识都出现了四字双行或六字三行外加边框固定的排列组合形式。所以随着陶瓷工艺和其装饰手段的发展,款识的艺术性及其装饰意味也越来越浓。这体现在款识的文字字体,文字排列结构多种多样上,而其经营位置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陶瓷款识多以文字形式表现,我国历代文字的风格演变在瓷器上都有体现。款识不仅通过陶瓷这个媒体,表现出中国书法不朽的艺术魅力,它本身也是两种艺术相结合产生的另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款识文字不仅有汉字的行、草、隶、篆及各种变体文字,还有诸如西夏、波斯、西洋、满、藏等少数民族和外国文字。      二、陶瓷款识的两大艺术特性及两个发展阶段      作为一种新出现的艺术形式。陶瓷款识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其书法艺术和装饰艺术上,不过早期的陶瓷款识还没什么装饰效果,它的艺术品位主要还是体现在其书法艺术上。直到明代之后才出现具有装饰性的陶瓷款识。   早期陶瓷款识的题写部位和结构布局千变万化,没有固定统一的模式。明代以前多题写于器盖,器身、器心、器底。明以后款识的格式始见规范,除长篇题句或特殊器物个别题于口沿外,其余均题于器心和器底。而明清两代的年款排列极有规律,字数一般为四字或六字。四字两行,六字两行为官窑的排列方法;六字三行的形式为官窑民窑皆有。款识的外圈常用单圈、双圈、单框、双框或诸如云纹、莲瓣等图案做为装饰。   中国陶瓷款识的发展从东汉至今近两千年。款识的沿革由偶然的工艺处理逐步发展成必要的步骤,随着瓷器大量生产并日益广泛的为人们所日用,也使款识逐步规范化和艺术化。这个过程以明朝为界分成两个阶段。   明代以前这个阶段时间较长。当时由于烧制地区广,且交通不便,不宜互相交流,款识的题写位置,字体、文字数量和排列方式很难有基本模式,只能从所了解的瓷器种类和器物类型上,对这一阶段的款识作一简单的介绍。      三、陶瓷款识前期的发展及其艺术性      自从东汉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瓷器后,款识也随之产生。东汉瓷器多为青瓷,款识也多用隶书刻划在器身上。以谷仓、虎子、壶上为多见。南京出土的东汉越窑青瓷虎子,其腹部刻有“赤乌十四年会稽上虞师袁谊作”十三字,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纪年款,并集纪年,烧制地和窑工为一体。并且是最早出现的书刻一体的款识。   在稍晚时的两晋和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频,百姓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