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论孝经与宋初孝治
简论孝经与宋初孝治
摘要:宋太祖于公元960年代周建宋之后,为维护宋王朝的长治久安,以免重蹈五代覆辙,不仅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而且在社会思想领域也加大了整治力度,比如倡导《孝经》,实行所谓的孝治。宋初孝治实践对后世孝治乃至社会伦理思想的重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我们建立现代“和谐社会”也是有很大借鉴价值的。
关键词:《孝经》 和谐社会 借鉴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建宋,为了维护王朝的长治久安,以免重蹈五代覆辙,不致成为继五代之后的又一个短命王朝,在政治经济制度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以加强中央集权,比如分割相权,收财权、军权等;同时,宋初诸帝在思想方面也做出了许多努力,比如忠孝观的建设。宋初君臣的这些努力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效果。尽管当时还不可能提出完整的理论,但其实践对后世孝治乃至社会伦理思想的重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结合《孝经》及有关史料仅对宋初的孝治做一个粗浅的论述,敬请方家批评。
一、宋代建立之背景
宋代建立在一个礼坏乐崩的五代之后。
唐末五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又一个极度混乱的时期,唐亡后至北宋建国的54年(907-960年)间,中原地区共计五代七姓十四帝;同时,在南方和河东地区先后出现了吴、南唐、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史称五代十国。五代即:梁、唐、晋、汉、周。另外,在南方等地还有一些较小的割据势力(如:泉州陈洪进、湖南周保权等)。各割据者依靠武力,倒戈兵变,改朝换代,视同儿戏,维系封建统治的伦理纲常丧失殆尽。“大者称帝。小者称王。”后晋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称:“天子宁有种邪,兵马强壮者为之尔。”一语道破了其中奥妙,再无所谓“天命”可言,成为天子的唯一资本就是“兵马强壮”。套用毛泽东的名言则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既然天子就是兵马强壮者,谁掌握强壮的兵马,谁就可以成为天子;反之,天子一旦失去了兵马,也就不能成为天子被赶下皇帝宝座。而兵马是很难长久地掌握在天子手中的。故五代之君“为国长者不过十余年,短者三四年至一二年,天下之人,视其上易君代国,如更戍长无异。”如,梁(907-923)十七年,唐(923-936)十四年,晋(936-946)十一年,汉(947-950)四年,周(951-960)十年。
欧阳修总结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乖,而宗庙朝廷人鬼皆失其序。”“五代之际,霸据角立,君无世臣,臣无定主,而视神器为蓬庐,则士之全节者无几。”因此,出现诸如冯道之类也就不足为怪了。冯道,历仕五朝八帝,位不离将相三公,并著《长乐老自叙》以自矜。清代著名学者赵翼称:“五代诸帝多由军士拥立,相沿为故事,至宋祖已第四帝矣……王政不纲,权反在下。下凌上替,祸乱相寻。藩镇既蔑视朝廷,军士亦胁制主帅,古来僭乱之极,未有如五代者,开辟以来一大劫运也。”由此可知,忠孝伦理纲常几近彻底沦丧。“礼崩乐坏,三纲五常之道绝,而先王之制度文章,扫地而尽于是矣。”
五代换代之频繁,与维系封建统治的伦理纲常的沦丧是互为因果的。五代换代导致了伦理纲常的沦丧;反之亦然。王夫之感叹道:“犹可悯者,1并其父子而乱之。漫取一人而子之,遂谓之子;漫推一鬼而祖考之,遂谓之祖考;于是神怒于上,人迷于下,父子之恩,以名相假,以利相蒙,其与禽兽之聚散也奚别?”无所谓父子,即无所谓君臣。太祖同样有可能被取而代之。因此。面对这样一种严重的局面,统治者必须思考怎样才能长治久安。尽管已经夺取政权,但太祖却是忧心忡忡的,在“杯酒释兵权”时,太祖说:“然天子亦大艰难,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终夕未尝敢安枕而卧也。”“居此位者,谁不欲为之?……汝曹虽无异心,其如麾下之人欲富贵者。一旦以黄袍加汝之身,汝虽欲不为,其可得乎?”王夫之在《宋论》中认为太祖之成功就在于“惟其惧也”,“惧者,恻悱不容有自宁之心,勃然而猝兴,怵然而不昧,乃上天不测之神震动于幽隐。莫之喻而不可解也。”故太祖“惧以生慎,慎以生俭,俭以生慈,慈以生和,和以生文。”不仅在政治经济上加强中央集权,“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而且十分注重忠孝节义观的重建。
这是一般规律:当一个朝代建立之初,统治者必须笼络人心,以巩固新兴的统治;当一个王朝动荡之际,统治者必须稳定人心,重新凝聚拥护王朝统治的力量。而《孝经》就成了统治者相当理想地选择。
二、《孝经简析
《孝经》是与封建统治者的统治紧密联系着的。中国历史上许多统治者,譬如两汉等都奉行以孝治国的理念。要讲孝,必倡《孝经》。《孝经》是儒家《十三经》之一,是一部以“孝”为基本范畴的阐述传统道德规范的儒家经典著作。相传为孔子所做。“周室衰微,王纲失坠,君臣膺乱,礼乐崩颓。居上位者赏罚不行,居下位者褒贬无作。”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