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中问题序列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学教学中问题序列设计

科学教学中问题序列设计   问题是思维的开端,学习的起点[1]。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是由无数个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微小循环构成的[2]。随着一个个微小循环的不断进行,学生对现象的认知能力、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在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的相关目标也随着问题的不断解决得以有效落实。   当前,科学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提出的核心问题不能得以有效的解决的现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原因之一是教师没有正确认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三者间的关系,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有效的问题序列。本文就如何合理地设计“问题序列”阐述相关观点。   一、 “问题序列”的设计意义   M#8226;戴维#8226;梅里尔在《首要教学原理》中提出了问题序列(problem progression)对学习的重要性――当学习者解决了一系列的问题时,才能够促进学习,即为了掌握某个复杂的问题,学生必须先从较简单的问题着手,逐步深入,循序渐进。通过对问题序列的层层推进,学习者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最终能够解决复杂的问题[3]。所以这种由易至难、层层递进的问题序列的构建,不仅能合理地促进问题解决的循环,而且能不断增进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与兴趣,最终为核心问题的顺利解决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和能力上的铺垫,同时也充分发挥了情境的作用,大大提高了情境的利用效率。   二、 “问题序列”的设计原则   1.目标性原则   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科学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产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解决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如果问题与教学目标失去关联,一定会影响到教学效果。所以,所创设的问题序列中的系列问题应与教学目标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一个逐渐达到目标的过程。   例如,在“汽化与液化”(“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教学时,可利用基于电冰箱工作原理的问题序列设计以达到巩固教学目标的目的,试比较如下两个问题序列:   序列一   问题1:将冷凝器做成曲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问题2:电动空气压缩机有什么作用?   问题3:你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会对冷凝剂的材料提出哪些新要求?   序列二   问题1:冷凝剂被压入冷凝器以后,其物态是如何变化的?   问题2:为什么电冰箱冷冻室内的温度比外界低,而冷凝器的温度比外界高?   问题3:将冷凝器做成曲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由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汽化与液化的概念以及吸放热情况,显然从课的教学目标的匹配性而言,问题序列二的设计更符合要求。可见,我们在创设问题序列时应充分遵循问题与目标相匹配的原则。   2.科学性原则   体现问题序列的科学性主要包括:问题序列中的问题对于学生具有可思考性,即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又不至于太难;问题本身无科学性错误;问题的结构合理,即疑项、指向项和应答域项明确、清晰;对问题的理解符合特定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习惯等。   例如,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的实验教学中,教师设计了如下问题序列:   问题1:加热过程中水温为什么会越来越高?   问题2:加热过程中,气泡的大小、运动快慢等变化各有何特点?   问题3:加热过程中,哪一水层的水温最高?   问题4:多少水温时,发出的声音最大?   问题5:沸腾过程中,水温有何特点?    仔细分析这问题序列,可发现不科学之处有:问题1过于简单,学生用已有生活常识就能回答,缺乏应有的思维深度。问题3缺乏对水层的具体划分,而且在加热过程中上、中、下三水层的水温高低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此问题也缺乏科学性。问题4中缺乏对“声音最大”的界定,学生并不明白是指响度最大,由于缺乏必要的测量工具,只能凭人耳来区分。而人耳对声音具有一定的适应性,难以准确分清何时响度最大,所以此问也缺乏科学性。   3.结构性原则   设计的问题序列应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如在思考的角度上应存在多向性,在思维深度上应存在递进性等。具有结构性的问题,既可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也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这有利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参与问题的思考与解决,从而提高学习的参与面与参与度;而且,低难度问题的解决,有利于促进高难度问题的解决。这种具有结构性的问题序列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也有利于增强学生面对挑战的信心。   例如,在“观察酵母菌种群”实验时(“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将实验结果处理成图像后(如右图),针对图像可设计如下问题序列:   问题1:七天内该种群的数量变化有何特点?   问题2:该种群数量为什么不是无限制地增长?   问题3:要使该种群数量在7天内持续快速地增长,应采取哪些措施?   问题3是本问题序列中的核心问题。问题1较为简单,可以通过读图回答。问题2要求学生初步分析、猜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