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间古都佳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山绿水间古都佳境

青山绿水间古都佳境   华夏名城南京素有“六朝金粉”之誉,自古就是帝王州。这里自然风光壮美,名胜古迹众多,人文底蕴丰厚,风雅魅力四射。明代以降,不少骚人雅士慕名寻踪探访,流连于青山绿水之间。他们相继以地命篇、以境纪图,尽情地表现“金陵八景”、“金陵十六景”、“金陵二十四景”或“金陵四十八景”等(史载明代文徵明绘有《金陵十景图》,蒋乾、黄克晦、郭仁等人分别绘有《金陵八景图》,文伯仁绘有《金陵十八景图》;清代高岑还绘有《金陵四十景图》等等),如此风流趣尚延续至今。笔者在研究南京文化史的过程中,收集到不少相关的图文史料。现以清代初期画家王蓍的《金陵胜迹图册》(八开,绢本设色,每开纵33.5厘米,横36.8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为例,在此进行一番艺术赏析。   王蓍(1649―1737年),祖籍秀水(今属浙江嘉兴),初名尸,字宓革、一字密草,号湖村、晚号伏草氏。朱明王朝灭亡后,原先的开国京师和留都南京,吸引了不少遗老遗少、文人墨客游历寓居。他们摈弃门户陋见,时常交游雅集,怀旧之余吟诗唱和、作画寄情,由衷地表达忧郁深沉的故国情怀等,使得当时金陵这一东南大都会的文化氛围,愈加浓厚繁荣。   据清代《乾隆江宁新志》、《金陵通传》等文献记载(参见清代袁枚《乾隆江宁新志》卷二十三《艺术传》“王之辅、王概、王蓍、王臬”条),王蓍的祖父王允藏(字惺如)原为秀水人,官至明末麻城(今属湖北)知县,迁徙金陵后就“卜居莫愁湖畔”。其父王之辅(字左车)乃一位高隐之士,“志清行节”,“读书好义”,然而性情却孤高怪癖、难以容人,明亡后坚不仕清。王蓍自小便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继承父志专心文事,淡泊守节不举。由于常与寓居金陵的文人墨客交往切磋,自身受益匪浅。王蓍布衣一生,主要依靠鬻画等方式为继,诗书画印俱能,还纂有《瞰浙楼集》,因此擅名当时。明末文人张摁对于王蓍“一见爱之”,遂将女儿配许之。清初江宁(今南京)知府陈鹏年,“与张武闻频过访”,向其“咨以政事”。安南贡使丁默斋闻其声名,竟然也“造门索诗而去”。这些都从不同侧面揭示出王蓍的学识才智。   王蓍的山水画外师造化,内得心源,并且汲取了“元代四家”中的黄公望一脉笔意体格,又得当时画坛龚贤等名家的影响,乃明末清初金陵诸家绘画中较有成就的承继者。王蓍的画风与其兄王概(《清画家诗史》称王概为王蓍之弟,见清末李溶之《清画家诗史》乙《乙上目》“王概、王蓍”条)较为接近,所作清秀洒脱,率真质朴,富有传统文人画的艺术气息。他亦善花鸟画、工隶体,在当时与王概并驾齐驱,“人以元方、季方目之”。又与其兄王概、其弟王臬并称画坛“王氏三杰”,合作编绘的《芥子园画传》在中国传统画坛上影响颇大,被后人奉为圭臬。王蓍的绘画技法因此涉猎面相对较广,水墨、浅绛、青绿等画法皆擅,传世作品主要有《夏日山居图》《苕源吏隐图》《归去来辞图》《松泉图》《松鹿图》和《山水》等。   或许是饱经古都灵秀山川的烟云供养,生活于金陵的王蓍更加热爱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心生诗画讴歌之情。他曾绘有《凤台秋月图轴》,表现人们登临金陵城南风台山、中秋赏月的悠然情致。(凤台山亦名“凤凰台”,因唐代诗仙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而闻名于世。王蓍的《凤台秋月图轴》为绢本水墨淡设色画轴,纵150.7厘米,横48.5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显然参考了清初“金陵八家”之一高岑《凤台秋月图》的构图布景)   而在这套《金陵胜迹图册》中,王蓍在每开画面上均绘有一处南京的名胜佳境,依次为杏花村、桃叶渡、白鹭洲、赤石矶、祖堂山、莫愁湖、弘济寺、达摩洞等8景,所对应的景名分别为:“杏村问酒”“桃叶临流”“白鹭春潮”“赤石丹榴”“祖堂佛迹”“莫愁旷览”“弘济江流”和“达摩灵洞”。画面上无款识,皆钤有王蓍的个人印鉴。另外每开对幅还有王蓍的诗文书法,在内容上先是有关该景点的文字介绍,随后赋诗一首,抒写个人的真情实感,便于让人们“按图索径,聊足寄卧游之思”(明代朱之蕃((金陵图咏》自序)。书法之中仅署款识“王蓍”二字,最后皆钤有一枚“王蓍”朱白文方印、一枚“伏草氏”朱文方印。   《金陵胜迹图册》第一开题名“杏村问酒”,描绘的是金陵凤凰台麓的杏花村春色。相传唐代诗人杜牧亲临踏访,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七绝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明代以后,不少文人骚客慕名沓来,吟咏不绝。王蓍在该册中记述,这里“旧有杏树百株,间以杨柳。春中红蕊绿丝,纷披掩映,而新莺类语,殊可人意。立春后日丽风和,游观者挂钱杖头,寻村沽酒,醉饮花下,达旦流连,洵称盛事……”,并对前贤诗意进行了图画诠释,洋溢出十分浓郁的游赏情味。画面左下角仅钤一枚“王蓍”白文方印。画家还纵情诗叹:   杜牧诗留景物存,至今争说杏花村。当年肇迹由秋浦,异代传名是白门。指点酒家人问路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