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某农村塘坝饮用水污染的微生物溯源-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PDFVIP

广东某农村塘坝饮用水污染的微生物溯源-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某农村塘坝饮用水污染的微生物溯源-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

中国环境科学 2010,31(1) :96~104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广东某农村塘坝饮用水污染的微生物溯源 冯广达 1,邓名荣 1,郭 俊 1,朱红惠 1*,羊宋贞 1,梁浩亮 2,朱昌雄 3 (1.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华南应用 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070 ;2.惠州市水产科学技术研究所,广东 惠州 516007 ;3.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 摘要:以大肠杆菌为指示微生物,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肠杆菌间重复一致序列PCR(ERIC-PCR)和BOX 插入因子PCR(BOX-PCR)3 种分子分型方法对广东省某典型农村塘坝饮用水污染来源进行了追踪研究,利用软件 Quantity One 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浅层井水与其近处 的池塘水存在大肠杆菌的克隆现象,两者可能存在着共同的污染传播载体,或是浅层井水受到了池塘水的污染.3 种方法的分型能力从强到 弱依次为 PFGE 、BOX-PCR 、ERIC-PCR.其中, BOX-PCR 最宜在水体污染的微生物溯源中应用.鉴于分离培养的溯源方法存在的缺陷,应 加强与非培养微生物溯源相结合进行分析以使结果更加准确. 关键词:微生物溯源;大肠杆菌;PFGE ;ERIC-PCR ;BOX-PCR 中图分类号:X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923(2011)01-0096-09 1 Microbial source tracking of the pollution in pond-drinking water in a country of Guangdong. FENG Guang-da , DENG Ming-rong1 1 1* 1 2 3 , GUO Jun , ZHU Hong-hui , YANG Song-zhen , LIANG Hao-liang , ZHU Chang-xiong (1.Guangdong South China Key Laboratory of Microbial Application, Guangdong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Guangzhou 510070, China ;2.Huizhou Fishery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izhou 516007, China ;3.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1,31(1):96~104 Abstract :Pollution sources of the typical rural pond-drinking water were studied in a country of Guangdong using molecular typing methods such as 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 ERIC-PCR and BOX-PCR. Escherichia coli was the indicating microorganism in microbial source t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