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磁带库备份解决方案end.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虚拟磁带库备份解决方案end.doc

xxxxxxxx 数据备份系统扩容 解决方案 2006年8月 第一章前言 在建议书中,我们从投资成本、需求、技术要求的方而综合分析,推荐了 Quantum虚拟 磁带库DX30的备份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在方案设计中,我们本着以下设计理念:在满足耑 求的基本要求下,采用优化设计,使存储、备份方案具有高可靠性、高性能、可扩展性、可 管理性。 第二章需求分析 2004年用户的ERP系统升级,用IBM ESS800的盘阵,构建了 SAN的存储环境,备份系 统采用的是一台STK L20磁带库,配有一个LTO1的驱动器,目前有19盘LT01的磁带做备 份。备份的对象包括2台COMPAQ的小型机,ES40和ES47,上而运行的是ERP,数裾量200G 左右,另外还有10台左右的PC服务器,其中编号为022的服务器是汽车设计图档服务器, 数据量在350G左右,每天增量在1G左右,其他的服务器总共有数据150G左右,现在04、 022、030这3台和小型机通过SAN备份,其他的通过LAN备份。 现在新增加了一个DMS系统,用的是2台IBM P570和10台左右的IBM PC服务器运行 应用程序,计划将原先的ERP系统、04、022、030这三台PC Server和新增加的DMS系统 进行SAN备份,16 口的3850其余的端口给PC服务器用满。 基于川户现在的实际环境,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我们推荐昆腾虚拟磁带库DX30,进 行快速的备份和恢复,适应企业的发展,有利于保护投资和满足用户高可用性、高扩展性的 要求。 第三章方案设计 3.1原理说明 3.1.1 SAN方式下的集中备份 SAN方式下的集中存储与备份,可以很好的解决客户所面临的问题。在SAN备份解决方 案屮,存在着两个已被广为采纳的方式。分别为LAN-free(独立于LAN)和 /,server-free/,(独立于服务器)方式。 1、LAN-free 方式: 在SAN方式下,用户只需将磁带驱动器和资源库连接到SAN网络中,各服务器就可把 需要备份的数据直接发送到共享的磁带上,不必再经过局域网链路。先进的备份和恢复程序 被用来完成进程控制和数据跟踪的工作。服务器到共享存储设备的大数裾传输是通过SAN 网络进行的,局域网只承担各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而不是数据传输)任务(见图1)。 RAID TaPe 图1.基于SAN网络的LAN-free备份和恢复模型 这种分工使得存储设备、服务器和局域网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从而使SAX网络成 为速度更快,扩展性和可靠性更好的备份和恢解决方案。 2、Server-less 方式: Media 图2.基于SAN网络的独立于服务器的备份和恢复模型 采用这种方式,数裾在存储设备之间直接进行传输(如从磁盘到磁带机),无需通过主服 务器。这种解决方案的实现依赖于一项仍在发展的新技术一一第三方拷贝(3rd-Party Copy),这种技术被用于SAN网络设备(如Crossroads和Pathlight bridges),主机系统(如 Legato Celestra)和存储设备当中。 独立于服务器的备份和恢复方案可显著减少主机的CPU占用时间,被释放的CPU资源 川于其它应川,可提高操作系统效率,帮助企业完成更多的工作(见图2)。但是,这项技术 目前仍在发展完善阶段,需要进?一步同操作系统,数据库及应川程序相结合,以支持应用级 的备份和恢复。 3.1.2 D2D2T的备份存储结构 对于系统中的数据保护部分,目前比较理想的解决方案为三层的数据存储结构,即硬盘 (数据保存)一一硬盘(一级数据备份)一一磁带(二级数据备份)的方式。 在这种存储架构巾,综合应W 了磁盘和磁带两者的技术优势,又回避了他们自身的不;d, 是一种具备极高性能价格比,各方曲非常均衡而合理的解决方案 3. 1.2.1物理磁带库的技术优势分析 一直以来,磁带技术都是作为备份、恢复和归档应用的首选。它具备存储容M人、价格 低廉,访问速度快,便于携带,便于运输,可以长期保存等等特点。 1、 存储容量大 目前主流的磁带机技术如SDLT600, LT0-3等,单盘磁带的存储容量己经达到300GB至 400GB,压缩情况下可以达到600GB和800GB,已经大大超过了 SCSI硬盘的单盘存储容量。 2、 价格低廉 在存储容量很大的情况下,磁带介质的成本却相对低廉,平均每个GB的存储成本不到 硬盘的二分之一。 3、 访问速度快 磁带介质的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磁带的顺序访W能力极强。在数据流持续稳定地情况卜 目前LT0-3磁带机非压缩性能可以达到80MB/S,压缩后的性能可以达到160MB/s的水平。 且可以通过增加磁带机,使得整个系统的吞吐率的获得线性的增松。可以满足大多数情况下 的性能要求。 因此,物理磁带库以其存储容量大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