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第六单元复习题及答案.docVIP

语文版七年级第六单元复习题及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语文版)第六单元复习 (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1) 。”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 ,其不善者而改之。” 1、将选文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1) (2) 2、解释下列词语。 愠: 何以: 识: 诲: 说: 厌: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罔: 殆: 4、翻译下列句子。 温故而知新: 。 不耻下问: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5、按要求从选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各一句) 关于学习态度: 。 关于学习方法: 。 关于孔子自谦: 。 6、用课文原句回答: 作者阐述学和思辩正关系的句子是哪句? 答: 。 作者说明孔文子称“文”的原因是什么? 答: 。 7、课文中有些话已凝结为成语,试着写出你印象最深的两三个成 语。 答: 。 (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 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 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8、选文第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 。 9、解释下列词语 (1)舍 (2)戏 (3)委 (4)引 (5)顾 10、翻译:友人惭,下车引之。 。 1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君 与 家 君 期 日 中,日 中 不 至,则 是 无 信 12、你如何看待“友人”的言行? 答: 。 13、元方这个小孩有哪些特点?请概括。 答: 。 14、文中哪些语句体现出元方虽小,却很明白事理? 15、也有人说元方过分了,因为“友人”已经知道错了,并且“下车 引之”,元方就应该原谅他了,“入门不顾”是不对的。你说呢? 答: 。 16、文中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 吗? 答: 。 17、“拉钩上吊,一百年不回头”,你还记得这句童谣吗?多年 来,你可能曾为了自己而失信,也可能曾为了守信而付出代价。那么这则故事,带给你的又将是何种信念呢?为什么? 答: 。 (三)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个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 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8、下面句中加点词与“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中“之”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歆辄难之 B、 默而识之 C、不能称前时之闻 D、友人惭, 下车引之 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俱乘船避难( ) ②幸尚宽( ) ③纳其自托( ) ④遂携拯如初( ) 20、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辄: 携: 21、翻译句子。 ①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译: 。 ②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译: 。 22、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①王朗让那人搭船的原因是什么?后来,为什么又要抛弃携带的那 个人? 答: 。 ②华歆认为不应该抛弃那人的理由是什么? 答: 。 23、分析故事经过,说说华歆与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答: 。 24、你从本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 。 (四)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 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25、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借 旁 近 与 之,即 书 诗 四 句 26、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就: ②称: 27、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任选一句)。 余闻之也久 。 从先人还家 。 28、同邑人“宾客其父”的目的是什么?仲永的父亲为什么要“日 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答: 。 29、题目中的“伤”是什么意思?你认为方仲永哪些方面 堪“伤”? 答: 。 30、纵观全文,方仲永的写诗才能的变化,可分为哪三个阶段?请 用原文回答。 答: 。 31、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受到什么启示?请用1—2句话写出来。 答: 。 答案:(一)

文档评论(0)

绿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