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南检验检疫局进口食品储存场所基本要求基础设施要求1
PAGE
2 -
附件
湖南检验检疫局
进口食品储存场所基本要求
一、基础设施要求
1. 周边环境
(1)储存场所应远离妨害食品安全的污染源,500米范围内没有畜禽饲养场、化工厂等。
(2)储存场所周围无积水、无扬尘、无鼠害、无有害生物和病媒昆虫栖息和滋生环境,有专用垃圾存放场所和杂物堆放区。
(3)储存场所卫生间应当有冲水、洗手、防蝇、防鼠设施,不对储存食品造成污染。
2. 硬件设施
(1)储存场所满足《进口食品储运场所与人员卫生规范第一部分:储藏库房》(SN/T 1879.1-2007)要求。
(2)应封闭,对工作人员、车辆、运输工具等的进出应进行必要的控制,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出仓库。
(3)面积满足进口食品储存需要。
(4)建筑材料应采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平滑、不易积垢的浅色材料构筑,便于清洁。油脂储罐内壁应采用不锈钢材料,或在内壁材料上涂有防锈、防氧化涂料,油脂输送管道应为食品级,易于清洗,保持清洁,不对储存食品造成污染。
(5)地面应使用不渗水、不吸水、无毒、防滑材料铺砌、不脱落、不起尘,平整并有一定坡度,最低点设置地漏,以保证不积水。
(6)储存场所应设置防鼠防虫害设施,排水沟出口和排气口应有金属格栅或网罩,以防鼠类或虫害。
(7)储存场所内配备足够数量的物品存放架/栈板,保证食品离墙隔地堆放。
(8)有良好的通风防潮设施(除冷库外的储存场所)。
(9)有温湿度要求的货物,应配备温湿度计和自动温度记录仪。冷冻库温度应达到-18℃以下,冷藏库温度应达到0℃-4℃
(10)合理设置人员和货物通道,确保人流和物流的畅通。功能区划分合理,标识清楚。功能区至少应分为待检区、整理区、监管区和合格货物放置区,也可采用其他方式达到分区效果。
(11)储存场所内不得存放与进口食品无关的其它物品。
待检区:用于存放未经检验检疫的进口食品。
整理区:指定储存库应设相对独立区域,满足进口食品由于运输包装破损、标签等不符合检验检疫要求需要返工整理时的需要。
监管区:用于存放不合格进口食品。
合格货物放置区:存放检验合格的进口食品。
(12)鼓励有条件的指定储存场所配备符合检验检疫远程监控要求的视频监控软硬件设施,监控范围覆盖关键区域,清晰度满足看清产品外包装上的文字符号,监管场所灯光及监控系统满足实施全方位24小时监控需要,监控录相记录应保持1年。
二、人员要求
1. 制定岗位职责和岗位资质要求,至少配备1名工作人员协助检验检疫取制样工作。
2. 满足《进口食品储运场所与人员卫生规范第二部分:储运人员》(SN/T 1879.2)要求。
3. 符合食品从业人员健康要求,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
4.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掌握食品相关专业知识。
5. 录用的各级人员需经培训、考核,应当具备相应岗位的技术技能。
三、监管场所管理制度
1. 制定有效的出入储存场所货物管理制度,包括详细记录货物的堆放情况(包括名称、品牌、规格、数重量、生产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必要时)、原产国/地区、代理商/进口商/经销商名称、货主名称及其联系方式、堆放的位置、入库时间等),货物出入库情况(包括名称入库时间、出库时间、数重量、收货人名称、目的地等)和货物监管情况(待检、不合格、合格、整改)。
2. 卫生管理制度。建立卫生清洁以及消毒工作程序和制度,清洁消毒过程中使用的有毒有害物品应建立购买、验收、领用、配制、使用和污染控制等管理记录。
3. 标识溯源制度。建立有效标识管理系统,确保食品快速查找和定位。
4. 风险控制制度
(1)对工作人员、车辆、运输工具等的进出应进行必要的控制,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出仓库。
(2)记录防鼠防虫情况,对出现的有害生物应进行及时报告,并采取必要的灭害措施。
(3)应保证做好“三防”工作,即防火、防潮、防盗;能及时记录仓储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出现突发情况及时上报等。
(4)巡查记录储存场所管理情况,动态掌握产品质量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5. 应急处置制度。建立进口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
6. 记录保存制度,上述各项记录应至少保存2年,随时接受检验检疫人员的查阅。
7. 食品防护计划。制定并实施食品防护计划,把产品食品受到蓄意污染或破坏的危险降到最小化,以达到降低发生人为食品污染风险、保障食品安全的目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