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论文金元词曲演变与音乐的关系.docVIP

音乐论文金元词曲演变与音乐的关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音乐论文金元词曲演变与音乐的关系.doc

音乐论文-金元词曲演变与音乐的关系 我们经常说“元曲代宋词而兴”,这一说法大体上不错 但细想起来便有两个问题:一是金代的情况如何,跨过了 一个金代,词曲的演变发展便缺略了一个环节;二是当典 兴起的时候,词的情况如何,是不是完全销声匿迹了。这 两个问题的探究都离不开诗歌与音乐关系的考 1 说到词曲的演变,不能忽略柳永和苏轼、辛弃疾的影 响。 柳永之词,以其市民的情调,娴熟的手法,谐婉动听 的音律,雅俗共赏的风格,成为曲的一种先导。诚如况周 颐《蕙风词话》所云:“柳屯田《乐章集》为词家正体之一, 又为金元以还乐语所自出。……自昔诗词之递变,大都随 风会为转移。词曲之为体,诚迥乎不同。董为北曲初祖, 而其所为词,于屯田有沆瀣之合,曲由词出,渊源斯在。” 苏轼、辛弃疾之词,以其丰富的内容,开阔的境界, 融汇力极强的语言,阳刚之美为主的风格,同样成为曲的 一种先导。元好问《自题乐府引》云:“乐府以来,东坡为 第一,以后便到辛稼轩。”贯云石《阳春白雪序》云:“盖 士尝云:东坡之后,便到稼轩。兹评甚矣。”由此看来,苏 辛词与元曲正是一脉相承的。 除了柳永和苏轼、辛弃疾之外,其他有关词家的影响, 也不应当忽略,其中值得提出的一位便是田为。 田为,字不伐。政和中与万俟咏同供职大晟府,“众谓 乐府得人云”。宣和八年(1119)八月为大晟府乐令。精通 音律,擅长瑟琶。有《@①呕集》。万俟咏有侧艳之词,田 为与他有所不同,故王灼云:“田不伐才思与雅言抗行,不 闻有侧艳。” 田不伐的词在金代颇有影响。元好问有《世宗御书田 不伐望月婆罗门引先得楚字韵》诗,可见金世宗完颜雍爱 好田不伐词,因而亲笔书写。元好问本人亦有《婆罗门 引?望月》词,从其内容看,受到田不伐词的影响。 元好问另有《品令》词,自注:“清明夜,梦酒间唱田 不伐‘映竹园啼鸟’乐府,因记之。”既然梦见唱田不伐词, 可见实际生活中唱田词是确有其事的。 到了元代,田不伐的词仍然很有影响,特别是在音律 方面,仍然被词曲家们奉为楷模。白朴《水龙吟》小序云: “幺前三字用仄者,见田不伐《@①呕集》,《水龙吟》二 首皆如此。田妙于音,盖仄无疑,或用平字,恐不堪协。 云和署乐工宋奴伯妇王氏,以洞箫合曲,宛然有承平之意。 乞词于余,故作以赠。”可见当时《水龙吟》词尚能演唱, 而且音律仍以田不伐之作为准。 元代有不少曲家创作《正宫?黑漆弩》,而且都押“鱼 模”韵。这一创作热潮,或曰由田不伐《黑漆弩》而起, 或曰由田贲《鹦鹉曲》而起,是有争论的。 说由田不伐《黑漆弩》而起的是卢挚的《正宫?黑漆 弩》小序:“晚泊采石,醉歌田不伐《黑漆弩》,因次其韵 寄蒋长卿佥司、刘芜湖巨川。”曲云:“湘南长忆蒿南往, 只怕失约了巢父。舣归舟唤醒湖光,听我篷窗春雨。故人 倾倒襟期,我亦载愁东去。记朝来黯别江滨,又弭棹蛾眉 晚处。” 而白贲有《正宫?鹦鹅曲》一首,实系《黑漆弩》,因 首句为“侬家鹦鹉洲边住”,遂改为《鹦鹉曲》。 冯子振《正宫?鹦鹉曲》序云:“白无咎有《鹦鹉曲》 云:余壬寅岁留上京,有北京伶妇御园秀之属,相从风雪 中,恨此曲无续之者。且谓前后多亲炙士大夫,拘于韵度 如第一个‘父’字,便难下语,又‘甚也有安排我处’,‘ 甚’字必须去声字,‘我’字必须上声字,音律始谐。不然 不可歌。此一节又难下语。诸公举酒,索余和之,以汴、 吴、上都、天京风景试续之。” 有学者评卢挚《正宫?黑漆弩》云:“此曲原唱,即冯 子振所称白贲《鹦鵡曲》,疏斋以为田词,似偶误记 无咎曲亦传唱当时,或误属不伐。”案上述各曲之外,王 恽(1226-1304)亦有《正宫?黑漆弩》之作,并在序中提到 当时已有一首出现“江南烟雨”词句的《正宫?黑漆弩》。 今人李昌集据此及其他有关材料,判断《正宫?鹦鹅曲》 并非白贲所作,是有相当道理的。 这里还可以补充两条材料。 一是姚燧(1239-1 314)有《黑漆弩》,与卢挚之作用韵 相同。小序谓丁亥年听人歌《黑漆弩》而作。丁亥为元世 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其时白贲只有十几岁,姚燧所听 不可能为白贲之曲。 二是刘敏中(1243-131 8)亦有《黑漆弩》二首,所用韵 与卢挚之作相同。刘敏中所作,亦未必在白贲所作之后。 由此看来,田不伐的《黑漆弩》在元代确曾传唱,卢 挚《正宫?黑漆弩》的原唱是田不伐的《黑漆弩》,大约是 不会错的。白贲《正宫?鹦鹉曲》可能也是受了田不伐之 作的影响,而它自身也曾产生影响那是下一步的事了。 2 在词曲演变的过程中,歌者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金代歌者,屡见于文人吟咏。元好问《仆射陂醉归即 事》:“醉踏扁舟浩歌起,不须红袖出重城。”自注:“是日 招乐府不至。”可见平日招歌者乃是常事。《闻歌怀京师旧 游》:“楼前谁唱绿腰催,千里梁园首重回。记得杜家亭子 上,信之钦用共听来。”这里的“杜家”,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