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新希望家园营销策划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呼和浩特-新希望家园营销策划报告

第一部分 呼和浩特市房地产市场分析 第一章 呼和浩特市经济景气度分析 一、城市综合实力 一、城市综合实力 呼和浩特,蒙古语,汉意为青色的城。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金融、信息的中心。1985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1992年被国家批准为沿边开放城市。1995年被命名为全国卫生城市。 呼和浩特距首都北京669公里,位于“大北京都市圈”范围,是东接首都北京,西连祖国大西北的主要通道。是内蒙古中西部地区辐射冀、晋、陕地区和面向全国及世界市场的重要商业流通中心。 呼和浩特是一座对外开放的城市,是联接中国内地与蒙古国、俄罗斯及东欧各国的桥梁,是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二、主要经济指标 二、主要经济指标 1、国内生产总值 1998年以来,呼和浩特市立足“两个转变、两个提高”,围绕加快发展的主题,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GDP由1998年的143.0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406.2亿元,经济总量跃上一个新台阶。按可比价格计算,五年间年均增长19.7%,年均增速比全国高11.8个百分点,比全区高8.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从1998年23.7亿元增加到2003年37.3亿元,年均增长9.9%;第二产业从59.8亿元增加到174.7亿元,年均增长22.4%;第三产业从59.5亿元增加到194.2亿元,年均增长19.7%。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固定资产投资 1998年以来,呼和浩特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大力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投资力度,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由1998年的39.11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188.0亿元,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8.12亿元,年均增长35.2%。其中:基本建设累计投资342.64亿元,年均增长40.6%,更新改造累计投资75.04亿元,年均增长27.4%,房地产累计投资88.94亿元,年均增长22.8%。 五年来新增固定资产349亿元,年均增长27.7%。 三、人口状况与人民生活水平 三、人口状况与人民生活水平 2003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7.89‰,比上年下降1.1个千分点;死亡率为2.93‰,上升0.05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5‰,下降1.15个千分点。年末,全市总人口达213.9万人(户籍人口),比上年增加0.4万人。在总人口中,非农业97.8万人,农业人口116.1万人。 2003年,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3092元,比上年增长17.3%。据抽样调查,2003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达8230元,增长17.2%。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332元,增长14.6%。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储畜存款达7137元,比上年增长21.6%。 四、地理位置与交通状况 四、地理位置与交通状况 呼和浩特位于中国北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土默川平原上,东径110°46ˊ至112°10ˊ,北纬39°35ˊ至40°51ˊ。距内陆开发口岸城市二连浩特490公里,距大型能源基地准格尔煤田100公里;距天津港800公里。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作为内蒙中心城市的呼和浩特,对周边城市具有较强的吸纳力、辐射力和带动力。 呼和浩特是一座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为多数,满、回等36个民族共同聚居的城市。全市土地总面积1.7万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20平方公里,辖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赛罕区市内四区及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武川县五个旗县和一个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呼和浩特地处温带内陆地区,属西北大陆性气候,市区平均海拔1050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在摄氏8度左右,年降水量300-500毫米。境内山川秀美、物产丰富,是内蒙古自治区资源丰富区和重点开发建设地区。 呼和浩特市东接京、津、唐经济发达地区和渤海口岸,西连第二座欧亚大陆桥,北邻蒙古国和俄罗斯,附近还有准格尔煤田和包头重工业基地,是国家经济建设重点由沿海向内陆,由东向西转移的结合部。黄河支流大黑河,由东向西南横贯呼和浩特境内,铁路有京包铁路与全国铁路相连接,还有直达乌兰巴托和莫斯科的国际联运列车;公路四通八达,民航有通往国内各主要城市的航线50多条,国际航线2条,可直达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和俄罗斯赤塔。 五、城市发展目标 五、城市发展目标 呼和浩特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目标是:围绕“三大重点”、实现“两大目标”,着力打造“五大工程”,努力保持较长的快速增长期,实现发展新跨越。 “两大目标”:到2007年自治区成立60周年时实现“三个翻番、一个第一”,即在2003年的基础上实现全市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翻番、使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和人均收入水平位居全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