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物中毒及预防.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物中毒及预防

* 2.临床表现(根据毒素成分,中毒症状划分) 胃肠炎型: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恢复较快,预后好。产生此类症状的蘑菇很多,如:红菇、乳菇、牛肝菌、毒粉褶菌、橙红毒伞、毒光盖伞、月光菌、腊伞、环柄菇等。引起此型中毒的毒素种类尚不清楚。 可能是一些类树脂样物质,此型多对症治疗。 神经精神型:进食后10余分钟至6小时,除出现胃肠炎型症状外,尚有瞳孔缩小、多汗、唾液增多、流泪,兴奋、幻觉、步态蹒跚、心率缓慢等。少数病情严重者可有谵妄、幻觉、呼吸抑制等表现。个别病例可因此而死亡。多由毒蝇伞、豹斑毒伞等引起。毒素包括:1)毒蝇碱;2)蜡子树酸;3)光盖伞素及脱磷酸光盖伞素;4)幻觉原。胃肠炎症状和副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阿托品类药物治疗 溶血型:由鹿花蕈引起,有毒成分为鹿花蕈素,胃肠症状及溶血现象。可出现贫血、肝脾肿大等。此型多伴有中枢神经系统表现,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脏器损害型:中毒最严重,病死率高,依病情发展可分为潜伏期,胃肠炎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精神症状期及恢复期。多为误食毒伞、白毒伞、鳞柄毒伞等所引起。有毒成分为毒肽、毒伞肽类。 用二巯基丙磺酸钠,二巯基丁二酸钠解毒,并用保肝疗法。 3.急救与治疗 1) 加快毒物排出:到医院后要尽快给予洗 胃,及时催吐、导泻。洗胃后成人口服活性 炭50~100克,用水调服。并予硫酸镁导泻。 2)对症与支持治疗:对各型中毒的肠胃炎到症状,应积极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对有肝损害者应给予保肝支持治疗。对有精神症状或有惊厥者应予镇静或抗惊厥治疗,并可试用脱水剂。 3)特殊治疗:阿托品,巯基解毒药,肾上腺皮质激素 3.预防措施:加强宣传、避免误食 ? 有毒野生菇(菌)类常具备以下特征:1)色泽鲜艳度高。2)伞形等菇(菌)表面呈鱼鳞状。3)菇柄上有环状突起物。4)菇柄底部有不规则突起物。5)野生菇(菌)采下或受损,其受损部流出乳汁。 白乳菇 ( Lactarius piperatus ) 返回 毒蝇伞 (Amanita muscaria ) 红网牛肝(Boletus luridus) 鹿花菌 ( Gyromitra esculenta ) 有毒成分为鹿花蕈素 ( gyromitrin ) ,属甲基联胺化合物,有强烈的溶血作用。此毒素具有挥发性,对碱不稳定,可溶于热水,烹调时如弃去汤汁可去除大部分毒素。 返回 毒红菇(Russula emetica) 毒粉褶菌 ( Rhodophyllus sinuatus ) 五.发芽马铃薯中毒 1、中毒成分 龙葵素,一种难溶于水而溶于薯汁的生物碱。主要集中在芽眼、表皮和绿色部分。龙葵素对胃肠道粘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对呼吸中枢有麻痹作用,并能引起脑水肿、充血。此外对红细胞有溶血作用。 2、中毒表现 潜伏期一般1-12h,先有咽喉抓痒感及灼烧感,上腹部灼烧感或疼痛,其后出现胃肠炎症状,此外可有头晕、头痛、瞳孔散大、耳鸣等症状,严重者出现抽搐,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3、预防措施 ⑴改善马铃薯的储藏条件 ⑵对已发芽的马铃薯,食用时去皮、去芽、挖去芽周围组织,经充分加热后食用。烹调加醋。 六.含氰甙类食物中毒 1.中毒成分 苦桃仁、批把仁、亚麻仁、杨梅仁、李 子仁、樱桃仁、苹果仁等含有苦杏仁甙;木 薯和亚麻仁含亚麻苦甙。在食品酶作用下, 可水解生成氢氰酸及苯甲醛等。氢氰酸对人 的最低致死量为0.5-3.5 mg/kg体重。 2.中毒机制 氢氰酸能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造成细胞内窒息,并首先作用于延髓中枢,引起兴奋,继而引起延髓及整个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多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苦杏仁中毒量,成人生食40~6O粒。小儿生食10~20粒,致死量约60克。苦桃仁、枇把仁致死量分别为0.6克(约1粒)/公斤、2.5~4克(2~3粒)/公斤。 3.诊断要点 1)起病快,多于进食2小时内发病。 2)轻度中毒出现消化道症状及面红、头痛、 头晕、全身无力、烦躁、口唇及舌麻木、心 慌、胸闷等,呼吸有苦杏仁味。 3)重度中毒出现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意 识障碍、阵发性抽搐、呼吸微弱、紫绀、休 克等,可发生末梢神经炎,多死于呼吸麻痹. 4.实验室检查: 1)胃内容物毒物鉴定,证实有氰化物存在 2)尿中硫氰酸盐含量增加。 5.治疗要点 1)立即吸入亚硝酸异戊酯,相继静脉注射亚硝酸钠和硫代硫酸钠。或静脉注射美篮后,再注射硫代硫酸钠 2)清除毒物。应于注射上述药物后进行 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或过氧化氢溶液彻底洗胃,然后口服硫酸亚铁溶液。 3)静脉应用高渗葡萄糖液。 4)对症治疗:注意吸氧,防治肺水肿、脑水肿、休克和呼吸衰竭。 6.预防 加强宣教,

文档评论(0)

135****60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