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玉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秦汉玉器

秦汉玉器 一、秦汉的社会境况与玉器的考古发现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统一的时间仅有20余年便被汉朝取代。汉朝统治中国数百年,前后分西汉和东汉两个阶段,其间还隔着一个新莽政权。西汉早期,在两广一带也曾有一个虽一度臣服西汉,但后又自行称帝的南越王国。 20年前,所见秦王朝玉器还不多。最近从陕西省秦都城所在地发掘出的一批玉器中,才使我们对秦代玉器面貌略有了解。及至西汉,随着统一国家政权的巩固和加强、财力物力的丰富与 “丝绸之路”的畅通以及商贸交通和人员往来的发达和增多,使佩用玉器之风又有新的发展,此期玉器数量之多,品种之繁复,较之战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从总的情况看,特别是从玉器造型和饰纹来看,两汉玉器可以说是战国玉器继承与发展并共同形成玉器发展史中的第三次高峰。 两汉玉器不仅传世品种十分可观,更重要的是近几十年以来,发掘出一批令人瞩目的精品。其中发现的重要墓葬有广州市象岗山发掘的西汉早期南越王赵昧墓,河北满城县发现的西汉中期中山国刘胜夫妇墓,江苏省扬州市和徐州市发掘的若干西汉墓,陕西省西汉帝陵附近遗址出土的若干非墓葬出土的玉器,以及山东、湖南、广州市和四川等地发掘的汉墓与河北省定州市发掘的东汉墓等。 二、秦汉玉器的品种 有关秦代玉器,从一些文字资料中可略知一二,其中有众多考据家在寻找的秦始皇“传国玉玺”,即重要史料记述的,称该“传国玉玺”是用卞和发现的“和氏璧”改作而成,玉玺的设计和书写者是秦朝丞相李斯。可惜这件中国第一件玉玺,据传在唐朝丢失而至今下落不明,我们对它的风采无从了解。此外,秦代还出现了一位著名琢玉大师孙涛,所作白玉虎生动逼真,惜其器今亦无存。最近在陕西省等地墓葬和遗址中发现一批秦代玉器实物,品种有形同秦兵马俑造型的男、女玉人,玉高足圆杯(图1),玉具剑饰物、玉尊(图2)、玉鱼(图3)和一坑以“六器”(璧、琮、圭、琥、璋、璜六种玉器)为主要品种的碧玉作器物,计近百件。这批玉器中,唯玉高足杯和“六器”中的一对形似虎的“玉琥”尤引人注意,证实这种玉高足杯的最早制品在秦代,亦又一次证实“六器”中的玉琥就是以虎为本而摹作,而不是像其他五器那样,皆作几何式造型。 汉代玉器的品种,依然是生活用器皿居多,新出现的品种尚有笔洗、砚滴(图4)和盖盒等。玉制成组佩,按汉制规定,自西汉始,在割据两广的南越王国仍大量制作,仅该国王赵昧墓中就发现数件套(图5)。值得注意的是,在汉朝统治区内,虽禁止成组串佩,但作纪念和避讳等用的单个形玉佩,如玉舞人(图6)、玉翁仲 (图7)、玉刚卯、玉严卯、玉、玉、玉司南佩(图8)等数量相当可观,并成为当时佩玉的主流。 汉代“六器”之用,最盛行的是玉璧,其次是玉璜和玉圭,而玉琥、玉璋和玉琮似消失或改作他用。如在汉墓中发现的两件玉琮,一加配器座后改作器皿用,一改作玉衣上的生殖器套用。“葬玉”器,以往曾见有玉和缀玉覆面器等,其中玉至此期,不仅品种突然增多,且数量可观,有以蝉为本摹作的所谓“蝉”(图9)尤为突出,在当时的主要贵族中多有发现。其他新出现的藏玉品种,有可能由此前的缀玉覆面器发展演变而来的玉衣(以等级的高低有金缕、银缕和铜缕之分)、玉握(以猪形)及包括玉眼盖一对、玉鼻塞一对、玉耳塞一对和玉口、玉肛门塞、玉生殖器套或玉阴道塞各一件等共同组成的所谓的“玉九窍器”,以其作“玉入九窍,以防尸之不朽”用 玉制人神物,除前述作佩饰用的玉舞人和玉翁仲外,尚见有凭几而坐的玉人(图10),着拖地长裙式玉仕女,玉东王公和玉西王母(图11)及玉仙人等。神异动物中,此前已见的龙、凤、螭等仍大量出现,新出现的尚有综合各种珍禽异兽而作的玉辟邪(图12)和“四灵”(图13)(即青龙、白 虎、朱雀、玄武)等。写实动物中较战国时又有增加和出现,见者有玉鸭、玉蝉、玉鱼、玉虎、玉鹰、玉牛、玉马、玉熊及玉犀、玉鸠鸟等。此外,以往已出现的玉带钩、玉具剑饰物、玉兽面形铺首等仍有出现。唯一不同的是其含义和造型纹图等均有新的变化,并构成此期的新风格。 在琢玉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的,当属由数千件不同形式玉片组成的玉衣;由多种纹图同饰一器的玉座屏(图11);可能由蓝田玉制成的重达10公斤的大型玉铺首和吕后生前用过的“皇后之玺”玉印(图14)等。它们的发现,有的可作重要的历史资料,有的标志着琢玉史的重大进步,更多的则表示当时艺术上所取得的新成就。 三. 秦汉玉器的风格特点 秦汉玉器的用材,仍以新疆昆仑山产透闪石——阳起石料(俗称和田玉)为主。此外,新疆天山以北产的玛纳斯碧玉,继战国始出现后,复又大批采用并大多用作陪葬品;曾在战国中断使用的蛇纹石玉料(岫岩玉),在东汉时又一度兴起,并说明因东汉时国力不支,统治者用玉出现以次充好的境况;汉代史书中大加推崇的蓝田玉,有一两件大型建筑物用器有人考证是用该料制作,但是否就是蓝田玉制作还有待考证。值得指出的

文档评论(0)

zhengshum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