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第七章 第3节 重力.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力 第3节 重力 新授课 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分析生活及实验现象得出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2.经历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了解重力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会根据G-m图象分析处理实验结果。能正确书写重力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式G=mg,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确认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并能够应用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能找到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会画重力的示意图。 4.了解重力的由来。 【教学重点】 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含义的理解。 【实验准备】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铅垂线、水平仪、形状不规则物体 学生用:皮球、弹簧测力计、已知质量的钩码一盒、橡皮、细线 【教学过程】 主 要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图7-3-1我们站在地面上,脚朝下,站得很稳.但地球是球形的,在我们“脚下”的阿根廷人,好像是脚朝上的(图7-3-1 图7-3-1 们是否替他们担心过:如若一不小心,他们是不是极可能会“掉”到太空里呢??你参加过跳高运动吗?当你用力蹬地会腾空而起,但越过横杆后,你会重重地落在海绵垫上,这是为什么呢? 也许你有过这样的幻想:自己能够飞翔,飞到宇宙中探索那神秘的世界,要想实现飞天梦,需要克服什么力才能实现呢? (设计意图:以学生的认知冲突创设课堂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板书课题】第三节 重力 学生兴致勃勃、观察图片。 思考并讨论提出的问题: 阿根廷人为什么也站得很稳呢?他们会不会“掉”到太空? 二、科学探究 学习新课 (一)重力的概念 1、感知重力的存在 2、重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播放视频】观看奔腾的黄河、长江、倾泻而下的瀑布,空投的救灾物资,投掷出去的铁饼、标枪等与重力有关的画面。 【动手实验】观察在高处由静止下落,沿水平、斜向上、斜向下、竖直方向抛出的皮球等物体的运动情况。 【引入】日常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无论是靠自身的牵引力上升的物体,还是被人为地抛向空中的物体,无论它运动的过程怎样,最终还是要落到地面上的(图7-3-2).你知道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吗? 苹果落地 抛石落地 水往低处流 图7-3-2 【师生总结】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在失去支持的时候都要向地面降落.这是因为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有引力,能把它们拉向地面.我们把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通常用字母“G”表示。 【板书】1、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用字母G表示。 (设计意图:这是通过通过视频和学生实验等手段唤起学生对重力的认识,既重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来感知重力的存在。) 【引导点拨】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因此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地球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都要受到重力作用,因此重力的受力物体是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 【温馨提醒】 【温馨提醒】① 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为了叙述简便,我们常把物体受到的重力简称为物重.②我们日常生活中讲“重量”,说的是物体的质量,其实这是不对的.严格地说,在物理学中,重量指的是物体受到的重力. 学生观看视频和实验现象,思考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想想议议: 飞机投放的物质,受到地球对它的重力作用,会落向地面。你能举出几个例子来证明重力的存在吗? 如果没有重力,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问题,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中感知重力的存在) (二)重力的大小 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几个环节: 1、提出问题 2、进行猜想 3、明确重力大小的测量方法 4、设计实验 5、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 6、分析数据,归纳总结 7、评估数据 8、学以致用 【提出问题】不同物体受到的重力是有大有小的.那么物体所受重力跟哪些因素有关呢?请同学们猜想一下。 【引导点拨】由于质量主要由物质的密度和体积决定,所以只要研究跟质量的关系就包含了这两个方面,也就是说质量不同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不同,所以举起他们的感受也不同。至于其它几个猜想,同学们可以在课下继续研究。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和已有经验,对问题的可能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想,培养学生的发生思维。) 【设疑】如何测量重力的大小? 【引导点拨】把已知质量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由于此时没有学习二力平衡的知识,因此不必交待这样做的理由) 【实验指导】1、强调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观察什么,记录什么?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