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面颗粒侵蚀的水力学机理-地理学报-长江科学院.PDF

坡面颗粒侵蚀的水力学机理-地理学报-长江科学院.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坡面颗粒侵蚀的水力学机理-地理学报-长江科学院

  第26卷 第8期 长 江 科 学 院 院 报 Vol.26No.8     2009年 8月 JournalofYangtzeRiverScientificResearchInstitute Aug.2009      文章编号:1001-5485(2009)08-0006-04 坡面颗粒侵蚀的水力学机理 1,2 1 1,2 吴 永 ,何思明 ,沈 均 (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 61004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39) 摘要:坡面流作用下的颗粒侵蚀不仅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同时也可能诱发严重的重力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 等。研究其发生发展的机理以及内部理论规律对减灾防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水动力学公式为基础,从坡面 颗粒侵蚀的水分环境角度入手,分析了浸泡状态下松散颗粒和固定颗粒的侵蚀机理,揭示坡面水流与坡面颗粒间 的相互作用关系,给出各类型侵蚀发生所对应的临界条件。最后,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理论的合理性。 关 键 词:坡面水流;颗粒侵蚀;水力作用;有效侵蚀力 中图分类号:P642   文献标识码:A 的水动力作用上(溶蚀等化学作用除外),这使得坡 面结构以及坡面 1 概 述 水流性质都对坡 坡面侵蚀是水土流失最直接最主要形式,我国 面侵蚀程度造成 每年因此而被侵蚀带走的有机营养土达几十亿 重大影响。如图 [1] 吨 ,给生态环境、农业发展带来巨大损失。同时 1,在因降雨或上 严重的坡面侵蚀也会引起河湖淤塞、洪水泛滥、山地 有来水导致坡面 灾害频发,严重地影响了人民的生产生活。 形成表面水层后, 图1 坡面水流作用下 关于坡面侵蚀的研究,国内外相关学者已进行 对应坡面表面组     坡面颗粒结构模型 了大量工作,主要包括利用水流的动力学参数对径 成颗粒可以分为2 Fig.1 Structuremodelofaslope 大类: 处于浮重 流侵蚀形态的研究,或从能量和动力学角度,分析了 ① particleunderoverlandflow 坡面侵蚀的临界坡度,初步探讨侵蚀的机理。认为 度状态的松散颗 粒; 处于液压状态的固定颗粒。 影响坡面侵蚀的因素主要有坡度、土壤的类型、坡面 ② 的粗糙度、坡面流规律、泥沙运动机理等。但这些研 不同类型颗粒的抗蚀能力和抗蚀机理有很大差 究多集中在以试验为基础的定性分析上[2~6],可用 异:对于浮重度状态下的松散颗粒1和3而言,其抗 来反映坡面侵蚀规律,但很难真正描述坡面受到侵 蚀能力来自浮重度状态下的摩擦力。而处于液压状 蚀的内在机理。 态下固定颗粒2和4的抗蚀能力则由内聚力和内摩 实际上,由WEPP模型可知决定坡面侵蚀程度 擦力共同决定。 的是表面流体的侵蚀能力和坡面的抗侵蚀能力的相 2.1 浮重度状态下松散颗粒的抗蚀能力 [7]   坡体表层被水浸润后必定会使一些松散颗粒处 对关系 ,即流体侵蚀能力越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