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度北师大汉语言文字学高级研讨班资料
前言;19-20世纪之交中国语言学学科结构的变化;在语言学里,按照西方语言学注重形式的格局,语法学打破文字、音韵、训诂的格局发展起来。音韵学向现代语音学转型。;古文字学进入考古与历史领域。
传统文字学与训诂学未能分离,一直游离于现代语言学的学术结构之外。;20-21世纪之交中国语言学学科结构的变化;语义学在当代兴盛的原因及训诂学在现代的学科归属;带有历史主义特征的语义学;青年语法学派保罗(H.Paul)1886年在历史比较法论著《语言史原理》(第二版)中加入了“语义变化规律”一章,提出了语义变化的类型:扩大、缩小、转移、其他。
;具有现代意义的语义学一般认为是法国语言学家布雷阿尔(M .Breal),1883年他提出“语义学”(semantique)这个名称,1887年出版《语义学探索》。
;20世纪50年代苏联语言学对语义的关注和对马尔的批判;语义系统论和结构描写;语义学在当代兴盛的学术渊源;在当代的全球化环境中,双语的对译需要尽快实现电子化,这一工作赋予语言学要从信息论的角度探讨语义解释的模型。
;高科技的发展迫切要求智力的开发,语言习得问题成为不可避免的尖锐话题,引发了认知心理学对语言学的介入,认知心理学以语言的接受能力为关注的目标,重视语言的意义。
;语义学兴盛带给中国语言学的机遇;汉语是一种语义丰富的语言;加之语义的积累与社会历史发展的长度成正比,汉语语义学面对的现象应当是世界语言中最丰富的。汉语词汇语义学也必然因此总结出更为全面的规律。
;训诂学走向现代的学科归属;1928年,黄季刚先生在中央大学授《训诂学》课程,第一次建立起训诂学学科体系;以语言学理论为指导,把训诂学纳入语言学轨道
;1947年,王力先生在《开明书店二十周年纪念文集》上发表了 《新训诂学》一文,提出“新训诂学”的概念。在继承旧训诂学的基础上,建立纯粹观察、比较和解释的、与语义学相当的新学科。在材料上要把每一时代的语言看作有同等价值的语料。;训诂学的语义观;关于语义问题争论的焦点;语义中心论;方位包含在词义里;词汇意义系统论;音义关系的约定性和理据性的统一;基于训诂学的汉语词汇语义学的特点;对词汇意义的再认识;社会性与广义性;“指向”一词首先由吕叔湘提出。
邵敬敏正式提出“语义指向”这一术语。
陆俭明(1997):“语义指向是句中某一成分在语义上跟哪一成分相关。”
王红旗(1997):“ 处在句子的同样句法位置上的具有同样语法性质的词语,可以同句子的不同句法成分发生语义联系的现象,是句法成分的语义关系同语法关系相对应的现象。;社会性是语言意义的本质特征 ;指向
动词;词的广义度不能用逻辑推论去确定;意义有时要服从语用的习惯。同样是物件的直径大,汉语只说“肥裤腿”“袖口宽”不能说“*粗裤腿”“*袖口粗”;同样是材质的粗细,汉语只说“细木家具”“细瓷器”,不说“*粗(细)铁家具”“*粗(细)玻璃窗”,能说“粗话”,对应的是“雅语”,能说“粗通”,对应的是“精通”……这种伴随着语用习惯产生的状况,都不是逻辑推理所能覆盖的。;正因为词义社会性造成了它的广义,所以释义需要适当概括。有人把释义需要适当概括说成是词义的概括性,这是不妥当的。用逻辑概念的内涵来代替词义,一般的生活用语很难适应。;经验性是词义有别于概念的重要特征 ;以“水”为例; ④《管子》:“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
⑤《孟子.离娄下》:“孟子曰: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⑥《易.说卦》:“坎为水。润万物者,莫润乎水。”;⑦水: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嗅的液体,冰点0度C,沸点100度C,4度C时密度最大,比重为1
;这里的经验不是个人的经验,而是语言使用的群体通过交流,凝聚在词义中的智慧。这种经验属于民族,属于社会。经验性才能说明词义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民族性是词汇意义不可或缺的特征 ;状所的引申;同状的引申;同态:例如,劈柴叫“斯”,声音散裂叫“嘶”,流冰称“凘”,后来把东西扯裂叫“撕”。这些词都同根,都是由于它们破裂的状态一致而同源的。;同用:例如,划船叫“鋘”,后作“划”,犁地叫“铧”,二字同源,因划船破浪而行,犁地破土而进,其用一也。又如,《说文·十四上·金部》:“铣,金之泽也。”意思是把铜器擦亮,去其污锈。“洗”是刷洗去垢,两义因同用而相通。;同所的引申;性状与其所存在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如“方”是“併船”,也就是两个船连在一起。《尔雅·释水》:“大夫方舟。”郭注:“併两船。”因这种船的形象而发展出“比方”,孳生出“相仿”的“仿”字,正是事物与其性状之间的引申。又如“钢”,是一种质地坚硬而不易折断的金属,所以能发展出“刚强”之义。车辅的“辅”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