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知识总结.doc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先天性心脏病知识总结 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 发病率:占先心病的10-20%,女男比约为2-3:1。 胚胎学和发病机制: 1.原发孔ASD:胚胎第四周,原始心房在发育的过程中,原发房间隔停止生长,不与心内膜垫融合而遗留间隙,即成为原发孔(或第一孔)缺损。往往同时伴有房室瓣膜甚至心内膜垫发育不全现象,如二尖瓣大瓣和三尖瓣隔瓣的分裂,以及腹背心内膜垫呈分裂状态而禾融合,称为房室通道,有时还兼有室间隔缺损。 2.继发孔ASD:当原发房间隔向下生长而尚未和心内膜垫融合以前,其上部逐步被吸收,构成两侧心房的新通道,称为房间隔继发孔。在继发孔形成的同时,于原发房间隔的右侧,另有继发房间隔出现,其下缘的新月形开口并不对向心内膜垫,而是偏向后下方,对向下腔静脉入口生长。如原发房间隔被吸收过多,或继发房间隔发育障碍,则上下两边缘不能接触,遗留缺口,形成继发孔(或第二孔)缺损,这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   3.PFO:为了维持胎儿左心的血循环,继发房间隔的下缘和原发房间隔的上缘虽然互相接触,但并不融合。原发房间隔如同瓣膜(卵圆孔瓣膜),只允许血液自右向左转流,而能防止自左向右的逆流。继发房间隔遗留的缺损呈卵圆形,称为卵圆孔。   婴儿出生后,开始呼吸,肺循环的血容量大为增加,但左、右心室肌肉的厚度和发育依然是相等的。随着婴儿的成长,主动脉超过肺动脉时,左心室肌肉开始增生、肥厚,压力逐渐增大,影响左心房血液的排出。因而使左心房压力大于右心房,卵圆孔瓣膜紧贴继发房间隔,关闭卵圆孔。一般在第八月或更长的时间,完全断绝左、右两心房间的血运。但有20%~25%的正常人,卵圆孔瓣膜和房间隔并不全部融合,遗留着探针大小的小孔,称为卵圆孔未闭。这种小孔的存在,并不引起血液分流,在临床上并无重要意义。 根据胚胎学和病理解剖,分为两大类,即原发孔缺损和继发孔缺损   (三)继发孔ASD   1.病理分型:继发孔缺损可分为四个类型: (1)卵圆孔型或称中央型卵圆孔缺损:临床上最常见,发病率占总数的75%以上。绝大多数病例缺损单发,呈椭圆形,长约2~4cm,位于冠状窦的后上方。周围有良好的边缘,尤以上部更为明显。缺损距离传导系统较远,容易缝合,效果良好分。但个别病例的缺损,可呈筛孔形。   (2)下腔型或称低位缺损:远较卵圆孔型少见,约占总数的12%以上。缺损为单发,位置较低,呈椭圆形,下缘缺如,和下腔静脉的入口没有明显分界。有时伴有下腔静脉瓣,手术时应特别注意。   (3)上腔型或称高位缺损:又名静脉窦(sinus venosus)缺损,国外有不少病例报告,但国内少见,约占总数的3.5%以上。缺损位于卵圆孔上方,紧靠上腔静脉的入口。缺损一般不大,约为 1.5~1.75cm,其下缘为明显的新月形房间隔,上界缺如,常和上腔静脉连通,使上腔静脉血流至左、右心房。这类病例几乎都伴有右上或右中叶肺静脉异常,血液回流入上腔静脉内。   (4)混合型或称兼有上述两种以上的缺损:临床上较少见。   合并情况:患继发孔缺损的病例,有时可伴有其他畸形,如肺动脉瓣狭窄、右肺静脉异位回流、二尖瓣狭窄(Lutembacher综合征)、双上腔静脉、右位主动脉弓等,约占15%。 2.病理生理:正常时,左心房压力(8~10mmHg)无论收缩期或舒张期都比右心房高(3~5mmHg)。因此,当间隔缺损存在时,血液系自左向右分流,临床上并无发绀症状。分流量的多少与缺损大小和左、右心房间的压力阶差成正比例,与肺血管阻力的高低成反比例。一般每分钟可达7~20L不等(正常右心流量约为 5L),超过周身循环量2~3倍,甚至4倍。一般对周身循环量影响不大,血压改变很少。如Qp/Qs超过4:1,会出现发绀。   由于心内分流的结果,经过右心房、右心室和肺部的血流量远较左心为多,右心房、右心室和肺动脉主干因而扩大,属于典型的舒张期负荷过重类型;左心房、左心室和主动脉相应缩小。   随着年龄的增长,肺小动脉发生痉挛,以后逐渐产生内膜增生和中层增厚,引起管腔狭小和阻力增高,形成肺动脉高压,减少分流量。1961年,Besterman报告肺动脉高压有两种隋况:①动力性高压,是指肺部血循环量增加的结果,肺小动脉阻力不大,在5 wood/m2以内;②阻塞性高压,是指肺小动脉有病变,阻力增大的结果,其阻力超过5 wood/m2西前者较为多见,后者只占15%~18%。肺动脉高压发生后,不仅常能引起肺部并发症,如呼吸道感染和血栓形成,而且能使右心血液的输出受 到障碍,产生右心室和右心房肥大,终于引起右心衰竭。但因右心具有负担高血量的生理功能,所以发生衰竭的年龄一般较迟,多在20~30岁以上。 当右心压力增高到一定限度时,右心房内的部分血液可逆

文档评论(0)

celkhn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