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怀孕险、中秋赏月险、脱光险、熊孩子险、吃货险……
怀孕险、中秋赏月险、脱光险、熊孩子险、吃货险……
怀孕险、中秋赏月险、脱光险、熊孩子险、吃货
险……
广州搬家公司 /
今年的情人节过得格外热闹。
先是余额宝火了一把,然后是元宵因为和“缘消”谐音而被戏谑了一番,再是保险业也在情人节前夕推出“怀孕险”来凑热闹。
情人节前几天,平安保险天猫商城旗舰店推出了一款“怀孕险”,保障内容为“意外怀孕”。保险期限为3个月,保费为200元。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内怀孕,就能获得800元怀孕津贴,同时还赠送女性电话医学保健咨询。
此险一出,舆论哗然。
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保险公司真是各显神通。其实,类似“怀孕险”这样的另类保险有很多,虽然在推出之际备受关注,但是最终也只是赚了眼球不赚钱。
另类保险花样多
去年8月出现的“中秋赏月险”是这场另类大剧的揭幕者,被保险人如果在中秋节由于天气原因看不到月亮,即可获得相应的赔偿。接下来,随着光棍节的到来,有保险公司推出了“脱光险”,投保人在次年的11月1日至11日之间领取结婚证,就可获得一定收益。
随着春节的到来,更多另类保险犹如雨后春笋,一个接一个出现。
担心小孩闯祸,有“熊孩子险”。这是中国人保家庭财产保险针对爱惹事的“熊孩子”推出的一款监护人责任保险。产
品主要面向有18周岁以下未成年孩子的家庭,由于其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伤亡或财产损失,依法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由保险公司来负责赔偿。
生命人寿针对喜欢放鞭炮的孩子,推出一款9.99元的“鞭炮险”,如果孩子因放鞭炮而导致伤残,保险公司可赔付3万元的身故和残疾保障、5000元意外医疗费用补偿。
担心回家旅途不顺,苏宁易购和华泰财险推出了“人在囧途险”和“BOS S莫怪险”。其中,“BOSS莫怪险”指的是针对春节回家过年,担心赶回节后上班时,因各种交通意外导致迟到的职场人士,由保险公司赔付迟到造成的工资补贴。
春运期间行李损失也可投保。中国平安推出了一款针对春运平安回家的“春运保障险”,保费仅需2元,保障投保人公共交通意外和行李物品证件损失。
担心春节在家吃坏肚子,有“肠胃健康险”和“吃货险”。其中,“吃货险”是国华人寿推出的,如果消费者由于食物中毒引发住院,保险赔付医疗费用,如果因食物中毒造成身故的,保险公司一次性赔偿5万元。
安诚产险在重庆推出的“春晚收视率保险”宣称,消费者投保后,除了有10万元的人身意外保障外,还能参与猜测2014年春晚收视率区间。如果猜中,投保人还可获得不同数额的购物卡和积分奖励。
就连摇不到车牌号,现在都有人为你埋单。2月16日,长安责任保险推出“摇号险”,最低10元即可购买一份“摇号险”。目前仅限北京地区购买,被保险人为在北京通过摇号方式取得小客车购买指标的申请人。有网友笑称,“摇号险”是为安抚近两百万北京摇号族的脆弱心灵而生。
消费者围观看热闹
那么,对这些另类保险,消费者是否会买账呢,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消费者,大部分市民表示不会买这类保险。
李女士除了车险,从没为自己买过其他保险。“保险也不在我的理财计划之内,普通的保险基本都没买过,也没关注过,更别说这些‘来路不明’的保险了。”她说。
记者调查发现,表示会购买另类保险的消费者,大多是从猎奇找乐、投机赚钱和实际需求等方面考虑的。陈小姐曾买过“中秋赏月险”,在她看来,这个保险跟彩票差不多,有时候心血来潮,觉得要找个乐子的话,她就会去买点。
时常出游的卢小姐对关系到酒店住宿安全的保险比较感兴趣。“但交通类保险一般在购买车票的时候都会附带,那就不会买了。”卢小姐说,“鞭炮险”这样对人身安全有保障的,她也会买。
而身为“吃货”的李小姐则对“吃货险”比较感兴趣。“我喜欢到处寻觅美食,但某些美食的卫生状况就不怎么样了。‘常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买个保险,说不定会有用处。”她说。
建议别花冤枉钱
有保险业内人士认为,保险公司推出这些另类保险,实际上更像是一种营销手段。“通过这些稀奇古怪的噱头来吸引民众和媒体的注意,不用花多少钱,就可以给自己的公司打广告。”
专家认为,无论是情人节的“ 怀孕险”,还是之前的“赏月险”、“单身险”,都是以贴近社会热点为优先考量,如情人节、中秋节,或是大众关心的“剩男剩女”现象,但这些产品是否应当推广仍存疑。
这些产品所保障的内容,某种意义上并不具备风险性质,而是保险公司为迎合大众心理,借此推广业务的创新手段。比如,“中秋赏月险”本叫做“赏月不便险”,此产品是该公司一款人身意外险的附加险,不仅乘了中秋节的东风,还为去年新上线的淘宝保险赚足关注。而太平人寿“单身险”全称叫做“太平黄金圣斗士单身保障”,名称上便力求取得目标顾客
群,即青年人的注目,实质上是一款一年期的旅行交通意外保障险,而非所强调的“单身保障”。
“现在什么都能被保险公司盯上,啥都敢包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