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讲义之《道德经》解读.docVIP

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讲义之《道德经》解读.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子其人其书及影响 大纲 一、老子其人 1.模糊的老子 2.清晰的老子 二、老子其书 1.模糊的《老子》 2.清晰的《老子》 三、《道德经》对后世的影响 1.在先秦时期的影响 2.在秦汉时期的影响 3.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影响 4.在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影响 5.近代以来的老子研究 知识点汇总 原理和观点: K01:老子其人具有清晰和模糊的两重特性:老子的称谓、姓氏、名字、出身、仕宦、生卒年代都有不同考证和解释,这些是模糊的;老子“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老莱子是老子的学生弟子,周太史儋是老子在周的数传弟子、老子“见周之衰”,去周之秦出关而迫于关令尹喜之请,不得已著五千余言《道德经》,这些是清晰的。 K02:《老子》一书具有清晰和模糊的两重特性:《老子》的内容,分篇、作者、成书年代历代学者都有不同的理解,这些是模糊的;《老子》作者为孔子问礼的老聃,创作年代大致为春秋末年,书共五千余字,又名《道德经》,分为《道经》和《德经》两大部分,体现了老子在春秋末年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对于社会人生的敏锐观察和超凡的智慧,这些是清晰的。 K03:《道德经》对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唐宋元明清时期以及近代都有不同的影响。 正文 一、老子其人 最早对老子形象做素描的是司马迁,他在《史记》中特别为老子作传。因为是素描,总有其不清晰的地方,司马迁在这段不长的文字中用了不少的“或曰”就充分说明老子的形象有模糊处,如“或曰老莱子亦楚人”,“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所以难怪后人会有“模糊的老子”的看法。 1.模糊的老子 因为模糊,所以会有对老子的称谓、姓氏、名字、出身、仕宦、生卒年代的不同考证和解释。(老子)当周定王即位三年乙卯之岁,于楚国陈郡苦县厉乡曲仁里、九月十四日夜子时生。而孙以楷先生则认为老子生于公元前571年。 对于老子的出身同样有不同的说法。《新唐书》卷七十《宗室世系上》作了梳理和解释。从这段史料中我们知道,老子李姓源出于理官,“理”、“李”相通;还使我们知道老子祖上原本为官,所以老子出身贵族,能够在周朝做官,掌管国家礼仪图书之类的工作。然而就是老子这样的出身,在有些人的眼里也并非如此,如唐朝释法琳在对唐太宗的陈述中就认为老子出身低微。 还因为模糊,所以会有人对老子,老莱子,老彭,周太史儋等人关系的考证和解释。如老子与老彭的关系,程树德就在《论语集释》中视老子与老彭为一人。有如老子与老莱子,太史儋的关系,有人就以为老子就是老莱子。同样又有人提出相反的观点,认为老子,老莱子为二人,老子也不是太史儋。 老子的模糊处还引发人们对老子身份的无限引申。如汉刘向在《列仙传》中就将老子列为一位可以保佑民众的神仙。因为有模糊处,人们又何尝不可将老子与佛祖相联系呢?种种猜测,其结果只能是一无所获。这就像事物一旦需要考证的那样,只能是考不胜考,证不胜证,只能是考其大概,证其有限,由此看来,历代盛行的考证永远无法一劳永逸的理清老子身上的“模糊”,撩去老子身上的朦胧。引发的只能是繁琐的考证,无端的猜测,无尽的争讼。 2.清晰的老子 第一,老子为陈国(后为楚灭)苦县厉乡曲仁里人。苦县,即当今河南鹿邑。 第二,老子任周守藏室之史。因为任周收藏室之史,从事记录天下诸侯的状况及管理周室之史料的工作,所以也必知晓天下变化之理。 第三,孔子问礼于老子之事。 第四,老子也是有老师的。 第五,老子“见周之衰,乃遂去”。对于社会时代的衰败,老子这样的智者是有体悟的。“善之与恶,相去若何”。即社会事物的善恶、是非标准已发生移位。一般来说,社会原有的善恶,是非标准发生变化,而新的为大多数民众接受的善恶,是非观又未被建立,这社会是可怕的,它随时会发生倾斜、崩毁。对此,老子敏锐的感受到这点。老子对秦人逢氏之子的倒错行为作评价,说明老子“见周之衰,乃遂去”是清晰的,并且以他特有的智慧为此“离周”行动做了有力的支撑。 第六,老子去周之秦,“至关”,遇关令尹喜。这也是清晰的。 第七,老子“自隐无名”,要做隐士。 第八,与“自隐无名”相一致的是,老子还谦下,柔弱,贵愚,挫锐,曲全,和光同尘,功成弗居……这些也是清晰的。 最后为了给一个“清晰的老子”,不妨再一次按传统重申:老子,“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而与老子同时代的老莱子是老子的学生弟子,周太史儋则是老子在周的数传弟子。老子“见周之衰”,去周之秦出关而迫于关令尹喜之请,不得已著五千余言《道德经》,即《老子》。 二、老子其书 与老子其人模糊与清晰密切相关,老子的著作《老子》一书也是既模糊又清晰的。并且,由于《老子》一书直接代表了老子的智慧与思想,因而成为了历代学者研究讨论的一个重要对象,学者对于《老子》一书的研究与争论之热情,丝毫不亚于他们对老子其人的考证。 1.模糊的《老子》 《老子》一书是老子在出关时,应关令尹

文档评论(0)

celkhn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