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人教版——七年级语文s上册第17课.docx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灌、峭、嘲、纳、翼、遥、啜、嶙、峋等字。
2.初步学会分析记叙文章中的情事论理及其评略安排,注意学习和运用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
3.了解课文中以小见大,以实寓虚的记叙方法。
4.感受“我”终于正确对待困难,在困难面前不馁不躁,一步一脚印来沉着应付的心理。
教学重点难点。
2.教学难点:记叙文中如何以实寓虚,即文章如何借事论理,使学生感受到“我”正确对待困难,在困难面前不馁不躁,沉着应付的坚毅精神。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较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合适。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走一步再走一步》。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作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无
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侯一段经历的启示《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个人是谁,经历的是怎样一件事吗?”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指导学生朗读。
(1)朗读要做到读音准确——建议大家用“圈读”生字生词的方式大声地练习读音。
落实如下词语:生字正音
训诫(jiè)陡峭(qiào)嶙峋(línxún)
啜泣(chuò)着眼(zhuó)纳罕(nàhǎn)
(2)朗读要注意表达语气——建议大家用“选读”精彩段落的方式练习、体会。(同学们活动)
表情朗读“暮色苍茫……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这一部分。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朗读“暮色苍茫……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这一部分。
(3)朗读时要体味作者的感受。
集体朗读文中最后一段,注意语速与重音,体味作者在这一段中所抒发的人生感悟。
2.自由散读课文,思考:莫顿·亨特先生给我们讲了一件怎样的往事?
⑴把课文分成“冒险”、“脱险”两部分,四人小组组内试讲,全班推荐2~3人上台复述,并即使点评。
要求:口齿清楚;生动、具体、流利;完整、符合原文意思;尽量用课文词语。
明确:同学用这样的句式复述“我讲述的部分是……我的讲述完了,谢谢大家”、“我的点评完了,谢谢。”
⑵简洁概括 HYPERLINK /article/wk-78500001090181.html \l gkstk1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HYPERLINK /article/list-jiaoxuefansi.htm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检索信息:时间:八岁那年。
地点:悬崖上。
人物:有“我”、杰利、其他伙伴、父亲。
事件:爬悬崖陷入困境(冒险),在父亲指点下爬下悬崖(脱险)将检索出的信息重新排列组合,形成一个简洁但又表意完整的句子。记叙文材料概括的一般格式是“谁”(或“什么”)干了什么(或“怎么样了”)。重新组合信息时,地点可忽略,信息重组的结果是“八岁那年与伙伴一起玩耍,‘我’爬上悬崖陷入困境,然后在父亲的指导下爬下悬崖的往事”。
通过复述与概述让学生真正对这件往事了然于胸。
录音示范7~22段,听读模仿语气,听后读给同桌听
3.这是一件小事,但在莫顿?亨特先生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看“时隔五十七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为什么会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
⑴畅所欲言。
⑵明确最后一段。
三、研读主旨
1.探究主旨:作者由这次历险,获得了什么启示?(读最后一节)
从课文内容看,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提示:龟兔赛跑、夸父逐日……
2.总结归纳:
居里夫人说:“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大家学了《在山的那边》和《走一步,再走一步》后,获得了什么道理?
希望山的那边永远呼唤你,走一步再走一步伴你到达成功的彼岸!
四、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7~22小节,背诵最后一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