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紫菜萝瀑布
第17课 紫藤萝瀑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词语:迸溅、伶仃、忍俊不禁、盘虬卧龙等。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3.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4.学习写景状物、借景抒情的写法,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5.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学会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
6.体会紫藤萝花的独特意蕴。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2.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
3.引导学生学习文中通过景物描写表现思想感情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体会生命的顽强与美好。
2.联系生活,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重点】
1.理解文中紫藤萝花的深刻含义。
2.学习借景抒情的描写方法。
3.学习在对生活的观察和想象中感受生活。
【难点】
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学会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
1.积累词语:迸溅、伶仃、忍俊不禁、盘虬卧龙。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4.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会人生,感悟生命。
5.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
【重点】
梳理作者的感情变化。
【难点】
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含蓄而深沉的生命感悟。
导入:故事型
[设计意图] 通过讲述战胜困难的成功故事,让学生理解本文的主旨,进而引出课题,激发学生阅读此文的兴趣。
19世纪,有一位英国将军在战场上打了败仗,落荒而逃,躲进农舍的草堆里避风雨,又痛苦,又懊丧。茫然中,他忽然发现墙角处有一只蜘蛛在风中拼命结网。蛛丝一次一次被风吹断,蜘蛛一次一次地拉丝重结,毫不气馁,终于把网结成了。将军深受激励,后来重整旗鼓,终于在滑铁卢战役中打败了拿破仑。这位将军就是赫赫有名的威灵顿。威灵顿将军受到蜘蛛的启发,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女作家宗璞写的散文《紫藤萝瀑布》,看看作者曾有过怎样的际遇?面对紫藤萝花,作者有些什么感悟?我们又会从中得到怎样的人生启迪?
一、学习导航
[设计意图] 介绍作者和常识,检查字词预习,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
1.作者简介。【多媒体大屏幕出示作者的画像和简介】
宗璞,原名冯钟璞,女作家,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其小说《弦上的梦》在1978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7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另创作了大量游记、散文,其散文《西湖漫笔》《紫藤萝瀑布》《丁香结》《水仙辞》《三松堂断忆》等,清雅脱俗,温馨自然,充满了情趣、理趣和文化气息。
2.了解紫藤。【多媒体大屏幕出示紫藤萝花的画面】
“紫藤”亦称“朱藤”“藤萝”,豆科,高大木质藤本植物。奇数羽状复叶,成熟后无毛。春季开花,蝶形花冠,青紫色,总状花序,产于我国中部,供观赏,花含芳香油;茎皮纤维可织物;果实、根可入药医用。
3.学习疑难字词。
(1)注音练习。
迸溅( ) 忍俊不禁( ) 仙露琼浆( ) 盘虬卧龙( )
(2)词语解释。
迸溅 繁密 稀落 伶仃 酒酿 挑逗 忍俊不禁 仙露琼浆 盘虬卧龙
【学生查字典,教师正音,学生认读两遍】
4.诵读欣赏。【学生听多媒体课文朗读】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设计意图] 在背景指引下,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变化,为更好地赏析文本做好铺垫。
1.交代背景。
“文革”中,作者的父亲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受到批斗,一家人深受迫害,就连家门外的紫藤萝花,也随之遭难。“焦虑和悲痛”一直萦绕在作者的心头。在拨乱反正后的1982年5月,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徘徊在庭院之中,看见一株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思怀,于是写成此文。
2.朗读指导。
(1)长句的停顿要得当;(2)朗读的节奏要缓急适当;(3)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4)注意句子的重读;(5)读准字音,注意感情。
3.整体感知。
【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然后讨论,再回答。可以请学生听回答后相互评论、补充。(如果答案不太统一,可以由教师鼓励并说明在下面的研读中继续赏析)】
小组讨论:
(1)课文围绕着“花”写了哪些内容?请在下列横线上各填上一个字。想想作者是怎样从色彩、形状、姿态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的,请找出相关的语句。
赏 花(1~6) 忆 花(7~9)?
悟 花(10、11)?
(2)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示例:因为家庭受到迫害,小弟身患绝症等原因,多年来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遇到了盛开的紫藤萝花,在立足观赏之后,作者深受启发和鼓舞,获得了精神的宁静和人生的喜悦,作者又想到十年来紫藤萝的变迁史,由藤萝引发对生命的思考,进而感悟出人生的哲理。
三、朗读课文,欣赏藤萝
[设计意图] 不需要教师讲解的,就依靠学生的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