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止凝血机制的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讲解.ppt

6止凝血机制的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止凝血机制的基础理论 及临床应用 白垚 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检验科 前 言 血液凝固简称凝血,是血液由液体状态转为凝胶状态的过程,是哺乳动物止血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血系统包括凝血和抗凝两个方面,两者之间的动态平衡是正常机体维持体内血液液体流动状态和防止血液丢失的关键。 第一节 正常止血机理、凝血过程概述 止血是指由出血开始到出血停止的整个过程,而凝血仅指血浆形成纤维蛋白凝块这一过程。 一、正常止血机制 正常止血功能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生理功能,其过程极为复杂,它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凝集成白色血栓和形成纤维蛋白凝块三个基本因素。整个止血过程大致可分成四期(为便于理解,人为划分)。 第一期为血管期:当微血管损伤后,血管平滑肌通过交感神经的轴突反射使血管收缩(历时15---30秒)。使血流缓慢以利于初期止血。内皮损伤后所暴露出的胶原纤维,所释放的组织因子为启动凝血过程奠定了基础。单纯血管收缩在止血中所起的作用是短暂的。 第二期为血小板期:血管收缩,受损血管的伤口缩小,血流减慢有利于血小板的粘附反应,聚集变性的血小板所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继而又加强了血管收缩使血流更为缓慢,更有利于血小板的进一步沉积与粘附。由于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变性,从而迅速形成血小板白色血栓。 第三期为血液凝固期:聚集变性的血小板因其膜发生改变,而为凝血过程提供了必需的磷脂表面(PF3),且在血流缓慢的情况下,各种已激活的凝血因子更易发生作用,进一步形成一个以血小板栓为核心的凝血块,即红色血栓,从而起到持续止血的作用。 第四期为血栓动力学变化期(血管修复期):凝血块的收缩有利于血管裂伤的愈合,存在于血管壁的凝血块反复地激活纤溶系统而使其自身被溶解,血管内皮的再生使微血管基本上恢复正常状态。 下面图示止血过程中各种因素的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二、正常凝血过程 凝血是一个复杂的逐步扩大的连锁反应进程。凝血是一系列血浆凝血因子相继被激活的过程,最终结果是生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 参与凝血的因子很多,其名称、作用途径及是否依赖维生素K的情况见下表。 1、凝血因子的名称及特点 (续前表) 注:PK、HMWK没有编号, VI 实际不存在 2、瀑布学说 有关凝血机制学说很多,但比较公认的是“瀑布”学说,凝血过程一般被分为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其中包括凝血的共同途径),两条凝血途径的主要区别在于启动方式及参加的凝血因子不同,结果形成两条不同的因子X激活通路。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凝血活酶的形成;第二阶段,凝血酶原转变成为凝血酶;第三阶段,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 第二阶段中,凝血酶原在FXa和FV 、Ca2+、PF3作用下转变成凝血酶。 最后阶段:凝血酶生成后,能快速地将纤维蛋白原转变成可溶性纤维蛋白,在FXIIIa(纤维蛋白稳定因子)作用下,可溶性纤维蛋白形成更稳定的网状结构的纤维蛋白。 3.凝血机理的进展 (1) 凝血因子已公认为14个,增加的有PK、 HMWK 。 (2) TF不仅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还能激活 内源性凝血途径。 (3) FXI被重新定位。传统认为FXI是由FXIIa激活的,目前认为FXI是由凝血酶激活的。 (4)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 TFPI)被发现。当TF被激活形成TF/FVII a复合物后,会被TFPI的天然抗凝物质所抑制。TFPI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抗凝药物。 4.抗凝机制 正常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 网状内皮系统细胞 抗凝功能 抗凝血酶Ⅲ (AT- Ⅲ ) 蛋白C系统 抗凝因子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TFPI)

文档评论(0)

独角戏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本人有良好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