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蛙声十里出山泉
《齐白石作品选》第4枚《蛙声十里出山泉》是现代绘画大师齐白石的代表作之一,是公认的杰作,是齐白石91岁时为我国著名文学家老舍画的一幅水墨画。诗句是由老舍指定的。在我国美术史上,汉代画家刘褒曾画过《云汉图》,人见之觉得很热;又作《北风图》,人见之凉爽生寒。他转炎凉于笔底的功夫,给欣赏者呈现了一个鲜明可感的艺术境界,而观者的感受是由形象引起的联想感觉。
《蛙声十里出山泉》作于1951年,已收入《齐白石全集》中。过去曾有许多评 HYPERLINK /Article/List/List_24.shtml \o 论文 论文章对此进行评论,但多从画内与画外的关系方面找原因、寻论据,有人把这幅作品与宋代画院的考题相提并论,还有许多诸如此类的评说常见于文人墨客的趣谈之中,都难真正寻求到这幅杰作的艺术真谛。
《美术之友》(1998年第四期)发表了张光明的文章《简析〈蛙声十里出山泉〉──浅议齐白石绘画艺术的‘时空’观》,从“时空”艺术角度分析了这幅画的动机及其在艺术上达到的高度。文章这样写道:“《蛙声十里出山泉》是齐白石老人的一幅重要作品。仅这幅画的创作就非同一般。它是一个文学家和一个书画家在艺术领域对高层次艺术理论的共同探讨。一次,老舍先生到齐白石先生家做客,他从案头拿起一本书,随手翻到清代诗人查慎行一首诗,有意从诗中选取一句‘蛙声十里出山泉’,想请齐白石先生用画去表现听觉器官感受到的东西。这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它涉及到艺术上一个深层话题,亦是一个难题。齐白石了解后,据说经过几天的认真思考。可见白石老人已经领悟这不是一般的课题,而是让他去触及艺术领域中的更深层课题,这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而对这样的考验,白石老人凭借自己几十年的艺术修养,以及对艺术的真知灼见,经过深思熟虑,终于完成了任务,把‘蛙声’这一可闻而不可视的特定现象,通过酣畅的笔墨表现出来。当老舍先生打开齐白石的画看完之后,高兴得拍案叫绝。只见老人用简略的笔墨在一远山的映衬下,从山涧的乱石中泻出一道急流,六只蝌蚪在急流中摇曳着小尾巴顺流而下,它们不知道已离开了青蛙妈妈,还活泼地戏水玩耍。人们可以从那稚嫩的蝌蚪联想到画外的蛙妈妈,因为失去蝌蚪,它们还在大声鸣叫。虽然画面上不见一只青蛙,都使人隐隐如闻远处的蛙声正和着奔腾的泉水声,演奏出一首悦耳的乐章,连成蛙声一片的效果。白石老人以诗人的素养、画家的天才、文人的气质创造了如此优美的意境,把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准确地表现了诗中的内涵,达到了中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高境界。”
文章还说:“认真分析齐白石先生在艺术领域达到的境界,主要表现在他不是直接去描写那些鼓腮鸣叫的青蛙,这说明白石老人对待诗与画的表现功能是掌握和运用得十分准确的。在对‘远山’、‘山涧’、‘急流’、‘蝌蚪’的处理上,齐白石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驾驭得游刃有余。由于齐白石对‘时’、‘空’领域的熟练掌握,才在画面上表现那样胜似闲庭信步。”
诗情画意是中国画的优良传统,我们的前贤曾经运用这种 HYPERLINK /xiaoxuesheng/%E8%AF%AD%E6%96%87%E5%AD%A6%E4%B9%A0%E6%96%B9%E6%B3%95/ \o 方法 方法取得了高超的成就。诗情画意不是轻易可得到的。在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中,诗情画意榫凿相吻,水乳交融,充满了浓郁的艺术魅力。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