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采风日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采 风 报 告 专 业 服装设计与工程 班 级 2010级服装设计与工程1班 姓 名 许静 学 号 201005012139 起止时间 2012年5月7日~2012 年5月18日 指导教师 刘冠斌 陈小珍 设计艺术系 2012 年 5 月 25 日 2012年五月十号, 昨天到达昆明,又做了五个小时的车,到了大理,今天去了当地白族人的居住区,参观了一个过去的大户人家的家宅,一个院子连着一个院子,楼上楼下,反正晕头转向,但我喜欢那些古韵的雕花门窗,和天花板上的彩绘。 观看白族歌舞表演没想到的是专门为了给游客敬三道茶,分别是先苦后甜在回味。据说这是白族待客的最高礼仪,突然觉得很荣幸,虽然味道怪怪的。 民间扎染和蜡染小作坊 里面很黑,绣着少数名族图案的衣帽,包,布料,配饰,还有各种民俗特色的图腾,我买了个围巾和小布鞋。老师说这个产业越来越衰落了,我突然想起那个白族的老奶奶苍老的脸,想起他辛苦染出来又车好手工的围巾小鞋,卖给我也就二十块钱,突然觉得他们是不容易的,这个民族大部分都是靠旅游业或者田地过活,所以并不那么富裕。 2012年 5月11日 大理是很安静闲适的,让我觉得可贵的不是那些灯红酒绿,不是酒吧歌手们悲伤的声音,不是一家家卖着假首饰的店面,也不是颓废的外国帅哥微黄的灯光下迷人的略带沧桑的侧脸,我觉可贵的是,我在那大街小巷看到了工业时代科技时代不能带给我们的人类最原始的——手工业制造出的美。是那些隐藏在村庄大宅小院里的一双双手制造出的美。 2012年5月12号 从大理到香格里拉,客车沿着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一路向上开,放眼望去皆是连绵起伏的群山,纯净的蓝天,洁白的云朵,绿茵茵的大片树林,以及农民们开垦出来的田地,一切都和繁华的大都市相去甚远。 颠簸了十个小时之久,我们终于到了传说中的香格里拉。 除了说太美了,我不知道用什么来描绘,我只能说我愿化作一汪水,灌溉润色这片土地。 2012年五月十三号 今天是母亲节,我在遥远的香格里拉,似梦一样的地方,妈妈在家乡南京,无法阻挡我对她的想念 站在葛丹松赞林寺的门前,我立刻肃然起敬,关于松赞林寺,我的照片很少,源于我对于佛的信奉,实在不敢把相机对着佛。 解说员是一位和我一样大的藏族小伙子,他说他考上了大学,一年之后就辍学回家,来这里当了一名解说员,说起这边确实贫穷又落后,他有点无奈。他很自豪的告诉我们,藏民至今都是全名信教的,他们相信因果轮回,或者为社会做贡献,死后也要把自己献给大自然。藏民有天葬和水葬两种高贵的安葬死者的方式,天葬与佛教教义相吻合。在佛教中,“布施”是信徒的标志之一,布施中的最高境界就是舍身,佛经中就有“舍身饲虎”的动人故事,况且,按照佛教教义,人死之后,灵魂离开肉体进入新的轮回,尸体就成了无用的皮囊,死后将尸体喂鹰,也算是人生的最后一次善行。 水葬:把尸体放在水里,假如尸体没有沉在水里,就表明那个人在生前做过很多的好事,在喇嘛的主持下,通过某种什么神秘的仪式:比如抽签等,让很多喇嘛用刀把尸体砍做一块一块的,在放在水里,让鱼儿去啃食他的肉体,让他好去超度.沉在水里,就表明他在生前做过不好的事,就让他随水流而下. 藏族人死后,依经济和社会地位不同,而采用不同葬法,常见的共有五种:天葬、水葬、水葬、土葬和塔葬,一般人采用天葬。 我想起当年佛祖释迦牟尼割肉喂鹰的故事,这是一种伟大的令人敬畏的生命态度啊,试问我们在世的一生当中吃过多少动物的肉,我们在吃肉的时候享受其美味,却不知被杀死的动物死前是多么恐惧和痛苦,那么有多少人愿意把自己的肉喂给动物们吃,让他们也享受其美味。好多朋友认为人类站在食物链的最顶端,就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理所应当的吃肉,或许所有站在最顶端的统治者都理所应当的认为主宰万物生灵的一切是理所应当的吧。 无论怎样,那也不是我能管的,我能做的是虔诚的像佛菩萨的塑像祈祷,顶礼膜拜,毕竟古今有那么多的人在他们的教导下能够一辈子行善积德放下世俗欲望,那是最显而易见的功德。 2012年五月十三号 今晚在藏民家度过的时光,我感受到不可思议的快乐,那些我平时无比嫌弃的名族音乐在那个晚上却有着出人意料的动人旋律,人们喝着醇香青稞酒唱着歌跳着舞蹈,没有来自不同民族的隔阂,大家像是多年未见的老友,闹作一团,他们的阿爸是一位高大的老扎西,拉得一手好弦子,几位活泼的阿姨踩着他的节拍跳了起来,那样的场面,我很感动。老奶奶特地从很远的牧场赶来,为我们唱他们年代最经典的歌曲,“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她唱到最后还激动地喊着毛主席万岁,全场把所有的哈达都献给她。 通过音乐来交

文档评论(0)

勤能补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