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高分子化学第三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结构特征: 分子结构上具有弱键,受热(40 ℃ ~100 ℃)易分解产生自由基。 3.3.1.1 热分解型引发剂(中、高温使用) 化学键 键能(kJ/mol) 化学键 键能(kJ/mol) C-H 413.4 O-O 138.9 H-H 436.0 C-N 291.6 C-C 347.7 C-O 351.5 C=C 607 C-Cl 328.4 偶氮键 过氧键 化学键键能比较 1. 偶氮类 通式: e.g:偶氮二异丁腈(azobisisobutyronitrile,AIBN) 通常烷基结构中有极性取代基(如:-CN,-COOH)。 60℃ t1/2=10h 一般在45~65℃下使用 是一种油溶性偶氮引发剂,比AIBN活泼 偶氮二异庚腈 10h半衰期分解温度:51℃(在甲苯中) 2. 有机过氧类(Peroxides) (1)通式: (2)有机过氧类: R=烷基,R’=H(氢过氧化物) t1/2=10h 133℃ t1/2=10h 115℃ R= R’=酰基 t1/2=10h 73℃ 过氧化二苯甲酰 ( dibenzoyl peroxide,BPO) t1/2=10h 171℃ 3. 无机过氧类 K2S2O8 过硫酸钾 (NH4) 2S2O8 过硫酸铵 ammonium persulfate (APS) H2O2 双氧水, 过氧化氢 特点:水溶性;使用温度高,70℃ 无机过氧化物由于分解活化能高,较少单独使用。 离子自由基 Ed=220kJ/mo1 Ed=140kJ/mo1 3.3.1.2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产生自由基 ( -10~20℃ ,活化能40~60kJ/mol) 过氧化物+还原剂 注意:还原剂不能过量,用量小于氧化剂用量 ROOH 1. 水溶性体系 氧化剂: 还原剂: , NaHSO3 ,草酸等 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 还原剂:叔胺、环烷酸盐、硫醇、有机金属化合物 典型反应:BPO+叔胺 〔A1(C2H5)3、B(C2H5)3等〕 2. 油溶性体系 N,N-二甲基苯胺 应用举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 有机过氧化物 + 低价盐 低价盐(还原剂):Fe2+, Cr3+, V2+, Cu+等 油溶性体系 环烷酸盐 萘酸盐 原材料 热法丁苯 冷法丁苯 丁二烯 75 72 苯乙烯 25 28 叔十二碳硫醇 0.16 0.50 引发剂 K2S2O8 特丁基过氧化氢+硫酸亚铁 反应温度 50℃ 5℃ (CH3)3COOH 乳液聚合法生产丁苯橡胶 3.3.2 引发剂分解动力学 积分: 反应式: 或 结论: kd 大,表明引发剂分解速率快,活性高 作 业 以AIBN为引发剂, 写出MMA聚合历程中各基元反应式。 以BPO为引发剂, 写出苯乙烯聚合历程中各基元反应式。 引发剂分解半衰期 t1/2 一定温度下,引发剂分解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引发剂分解半衰期。 结论:温度一定,t1/2越小,引发剂活性越高。 3.4 聚合反应动力学 研究聚合反应速率(RP)、Xn与[I]、[M]、T聚合等参数间的定量关系。研究的目的,在理论上可探明聚合机理,在实际上为控制聚合过程和产物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3.4.1 聚合动力学研究方法 1. 聚合速率(rate)的表示方法 聚合速率指单位时间内单体(M)转化为聚合物(P)的量。 通常表示为: 转化率 2.反应动力学曲线分析  自由基聚合反应速率的变化宏观上常用转化率C -t曲线来表示。典型的自由基聚合C% ~ t 曲线呈S型,整个聚合过程一般可分为诱导期 (Ⅰ) 、聚合初期(Ⅱ) 、中期(Ⅲ) 、后期(Ⅳ) 4个阶段。   t C% Rp t C%~t曲线 I II III t I II III VI VI Rp ~t曲线 3.4.2 自由基聚合初期聚合反应速率 自由基聚合聚合初期动力学方程的推导 条件 I: 无链转移, 链转移反应一般不影响聚合速率 =Ri+Rp1+Rp2+…+Rpn 假设I: 等活性假设:自由基活性与链长无关 kp1=kp2=…=kpn=kp [M·]=[RM·]+[RM2·]+…+[RMn·] =Ri+Rp ≈ Rp 假设II: 聚合度很大, Ri《 Rp =Ri+kp[M][M·] R≈Rp=kp[M][M·] Rp=kp[M][M·] 条件III:双基

文档评论(0)

勤能补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