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流域产流与汇流计算 本章重点名词解释 降水(Precipitation):大气中的水分凝结后以液态水或固态水降落到地面的现象。 降雨(Rain):液态降水。 降雨面积(Rainfall area):降雨笼罩的地表面积。 降雨分布(Rainfall distribution):雨深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情况。 蒸发(Evaporation):水分子从水面、冰雪面或其他含水物质表面以水汽形式逸出的现象。 截流(Interception):植物枝叶或建筑物拦截部分降水,使其未能达到地面即行蒸发的现象。 填洼(Depression filling):降雨或融雪充填地面凹陷和小坑的现象。 下渗(入渗)(Infiltration):水透过地面进入土壤和岩石空隙的现象。 径流(Runoff):陆地上的降水汇流到河流、湖库、沼泽、海洋、含水层或沙漠的水流。 第一节 降雨径流要素计算 内容提要 1、分析降雨特征及其在流域上的时空分布; 2、分析径流的组成、分割和影响因素; 学习要求 掌握降雨特征的表达方式,流域降雨时空分布的计算方法,径流过程的组成部分,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分割方法,前期降雨对径流形成的影响。 一、流域降雨分析 降水特性包括降雨量、降雨历时、降雨强度、降雨面积及降雨中心等。降雨量为一定时间内降落在某一点或某一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以mm计;降雨历时为一次降雨所经历的时间,以min、h或d计;降雨强度为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以mm/min,mm/h计;降雨面积为降雨笼罩的水平面积,以km2计;降雨中心是指降雨集中且范围较小的地区。 表的面积。设第 i 站代表的面积为 fi , 雨量为 Pi, 则该法计算流域平均雨量的公式为: 式中 — 第 i 站代表面积占流域面积的比值,称权重。 第三节 ?蓄满产流计算 【例4-8】已知某流域F=5290km2,并由地下水退水曲线分析得出Kg=228h;1985年4月该流域发生的一场洪水,起涨流量50m3/s,通过产流计算求得该次暴雨产生的地下净雨过程Rg(t);取计算时段?t=6h,推求该次洪水地下径流的出流过程。 【解】 将各种参数代入公式,得该流域地下径流的汇流计算式为 123 42 36 45 23 26.02 191 58 54 79 40 25.20 278 85 75 118 60 25.14 382 109 109 164 83 25.08 536 158 140 238 121 25.02 707 197 203 307 156 24.20 (7) (6) (5) (4) (3) (2) (1) (m3/s) Q3 Q2 Q1 Q(t) 部分流量(m3/s) q(t) (m3/s) h(t) (mm) 时间 (日.时) 表4-4 单位线推求流量表(续) 0 0 27.14 3 3 0 27.08 8 4 4 0 0 27.02 21 8 5 8 4 26.20 38 16 10 12 6 26.14 71 28 21 22 11 26.08 (7) (6) (5) (4) (3) (2) (1) (m3/s) Q3 Q2 Q1 Q(t) 部分流量(m3/s) q(t) (m3/s) h(t) (mm) 时间 (日.时) 表4-4 单位线推求流量表(续) (2)单位线的推求 利用实测降雨径流资料来推求单位线,一般选择时空分布较均匀,历时较短的降雨所形成的单峰洪水来分析。根据地面净雨过程及对应的地面径流流量过程线,推算单位线的常用方法有直接分析法和试错优选法等。 (i)直接分析法 设出口断面的地面流量过程为 Q1,Q2,…,Qk,流域的净雨过程为 R1,R2,…,Rm,由 上式构成一个以 q1,q2,…,qm 为未知数的线性代数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单位线。 式中n — 单位线的时段数, 。 (4-37) 【例4-5】(P89)某流域实测流量资料分割地下径流后的地面径流过程以及推算出的地面净雨过程见表4-5,试分析单位线。 本例净雨时段数 m=2,地面流量过程时段数 k =20,计算时段 Δt =12h。由式(4-50): …… 即可推出单位线纵标。 实际上,流域汇流并非严格遵循倍比和叠加假定,实测资料及推算的净雨量也具有一定的误差,所以,分析法求出的单位线纵标有时会呈现锯齿状,甚至出现负值。此时可从后向前逆时序推算,或对推算出的单位线作光滑修正,但应保持单位线的总量为10mm。 该流域 F=9810km2,修正前单位线径流深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杭州地铁五号线车辆段TOD综合体结构设计.pdf VIP
- SHS 01009—2019 管壳式换热器维护检修规程.docx VIP
- CO_2气体保护焊药芯焊丝效能对比试验.pdf VIP
- 《情感共鸣:制作激发心灵的课件》.ppt VIP
- 辽宁省辽南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围棋入门教学课件成人.ppt VIP
- 杭州工业遗存保护的生态化策略探析.pdf VIP
- DB13_T 6161-2025 乡村振兴村域特性与产业发展适配性评价规范.pdf VIP
- 03D103 10kv以下架空线路安装.docx VIP
- 福建省福州福清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中考物理试卷(无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